1995年5月,海南省收藏家、泰华玉壶轩主人白廉先生携郑板桥书轴属为修复重裱。时正当夜晚,灯下展卷视之,此幅纸地、墨笔、风格无怀疑处,即告之曰:“是真迹。”白先生闻之,笑曰:“有眼力,我曾拿至上海朵云轩求鉴,亦曰真迹。”并说:“此幅曾于1960年在《文物》杂志第7期发表。”遂审视画面,经过修复前研究,制定出《修复方案》,后由修复师美婕女士着手实施修复,兹将修复、鉴定过程纪实如下: 一、原作 郑板桥行书轴为生宣纸本,纵187、横110厘米。行书自作七绝《怀潍县》二首,正文四行半,落款二行,正文曰: 相思不尽又相思,潍水春光处处迟。 隔岸桃花三十里,鸳鸯庙接柳郎祠。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款署:“即送伦升年兄归里,时乾隆二十八年岁在癸未夏四月板桥郑燮去官十载寿七十又一”、下钤白文篆书“爽鸠氏之官”、朱文篆书“丙辰进士”二方印,引首钤白文篆书“郑板桥”方印。 左下押角处钤“曾为古平寿郭中堂藏”收藏印。 此轴原装,未经揭裱,天地头已被人裁割,两边镶八分宽小边未裁,从绫边看属木机织造,颜色很旧,整个画面呈中浅旧色,字幅纸质未出现老化。 字幅上部约30×50厘米的背纸已剥落,只剩画心现数处不定形的破洞。由于残破,被人用新宣纸以浆糊粘连,但已严重错位。主要残损涉及两行首部,即第二行首的“隔”字与第三行首的“柳”字局部残缺,“隔”字残损尤为严重。又经人为折叠携带,横竖断裂十数条。在画面左边沿的落款处,有一条自上而下严重的水渍痕。由于水渍痕严重,使之在画面上成为第一碍眼缺陷。故白先生再三提到水渍痕能否去掉的问题。 二、修复 为了修复重装这件法书精品,采取了下列修复步骤: 1、去水渍痕:先以1:200浓度的1号配方溶液涂之,五分钟后再以2号配方溶液涂之,待水渍痕去掉后,再以清水冲洗使净。 2、修破损:水渍痕去掉后,迅速将残对上破茬,固定好位置。 3、冲洗画面:将画面朝下,铺在预先铺好水油纸的案上,画背朝上,上面铺上两层毛巾,以沸水冲数次,以黄水变白为度。千万不可直冲背纸。 4、揭画:冲洗完毕,行将背纸揭掉,然后一层层揭,不能伤画。揭完后,补上破洞,再将备好的稀浆刷上(稀浆必须新制,决不通用陈旧浆水),刷浆时再将错位处补正。然后将主要断裂打上嵌折条,补浆,托以薄浅色纸,然后蒙上两层高丽纸,刷平将画面翻过来,将水油纸揭去,晾干。 5、上胶矾水:待画冲洗后晾干,用备用8:2的胶矾水(8成胶,2成矾)在画面上面满刷一遍,晾干,胶矾水的浓度以略带颜色为度。 6、整修画面:将残补好后反破口处用利刀刮平,再用细砂纸磨平使看不出重纸痕为度。 7、全色、接笔:此工序至关重要。“全色”是修复旧画的术语,是指将残经修补、磨、刮之后,颜色变浅的地方,以色涂之以求与整个画面色调一致的过程;接笔是特指有笔迹处由于残破使笔迹断裂,需添以墨、色使笔划连续的过程。全色为湿全、干全特干全三种。全大面积的无笔迹画面需反复涂若干遍,使与画面他处色调接近。当出现很小的浅点时,即接近成功,这时可采用干全,干全时毛笔水份较少,颜色色相对较重,用的毛笔也需精细,蘸浓墨水能一次涂成,这样便会造成与他处墨水色不统一,(全墨处会发亮显新)必须以浅墨水一遍遍地涂上去,以求墨水色一致。 8、特别处理:在揭修完成过程中,未能发现在四行五行中有一片的脏污,约12×5厘米,成屋漏痕状,细审视为胶浆之类物,不易洗掉,视之则一眼看出。由于工序已完成,不能再见湿,只好以利刀轻刮,磨平,用特干全法处理。根据刮掉部分与他处画面,色调的差别程度用香灰、墨水粉、灰尘先轻后重一遍一遍用纸团擦上去,最后以干毛巾擦数遍,使色调一致为度。 关于装裱用绫问题,白先生要求用与原裱一致的带有旧气的深绫子来裱这幅字轴。故需专门染之。其工序如下:先裁白绫两段(一丈二尺),经冷水浸过,取大铝锅盛凉水多半锅坐火上,加温,将0.5克中丝染料倒入锅内,打火加热,再加入少许枣红染料,使色汤略变红色,水将沸时将绫从水中提出放入锅内翻动,这时绫子泛肉红色,用筷子蘸一点黑染料搅入料汤内,这时绫子已逐渐不泛肉红色,再蘸一次搅入,边翻动边注视绫子的变化,凡蘸四次始达到理想色彩。翻动至半小时,捞出浸入凉水,冲净颜色,以水白为度,捞出放洗衣机甩干后风干,再以旧色安徽净皮单宣托之,干后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