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季小编邀你一起欣赏古画里的雪景

今日大雪,每到公历的12月7日前后,我们就会迎来大雪节气。大雪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到了这个时期,各地下雪的频率就开始变得高了起来,而且下雪量也会加大。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到了大雪的时候,如果下非常大的雪,就会认为预兆着好的年成。如果大雪该下雪时而不下雪,就意味着年景不好,这也符合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顺天应时的观念。

在古代的时候,尤其是清朝的时候非常有意思,清朝的皇帝也非常喜欢雪,像乾隆皇帝,就是很喜欢下雪,郎世宁还给他画过乾隆赏雪图。关于乾隆皇帝还有一个传说,讲他看到下雪,然后就即兴作诗一首。说“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片”……

在这个大雪节气里,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欣赏几幅古代书画里面下雪场景吧。

那我们就先从郎世宁给乾隆皇帝画的《赏雪图》开始……

【弘历雪景行乐图】

《弘历雪景行乐图》轴,清,郎世宁等绘,绢本,设色,纵486厘米,横378厘米。【清人《乾隆赏雪图》横幅】

纸本,设色。纵98厘米,横205厘米。

这幅画描绘了乾隆皇帝弘历观赏雪后美景的场面。阴霾的天空下,瑞雪初止,苍松翠竹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显盎然生意。虬曲生姿的枝干上,朵朵凌寒怒放的红梅煞是惹人注目。寒江一片,近岸的芦苇也被积雪压弯了腰枝。远处起伏波动的峰峦,银装素裹,透出独有的静寂空旷的山野气息。屋内的书案上摆放着空白书卷和砚台等文房用具,手持毛笔的弘历坐倚案前,望着窗外雪色尽染的萧疏景象,凝神静气,若有所思。背后二人立侍左右,神情毕恭毕敬。

就画法来说,此图不同于清代宫廷绘画常见的工致细腻、富丽堂皇的风格,而是另辟蹊径,以简淡的笔墨,雅致的赋色,带给人以清新隽永的视觉效果。类似用淡墨表现近处扫雪之人踏出的脚印等细节的传真处理,显示了画家匠心独运的构图能力与巧妙娴熟的绘画技巧。画上除乾隆帝外的三人面部,皆以明暗变化的手法来处理,但并不十分明显,或许是学习过西方绘画技法的中国画家所绘。

【雪堂客话图】

《雪堂客话图》页,南宋,夏圭绘,纸本设色,纵28.2厘米,横29.5厘米。【雪夜访普图】

《雪夜访普图》轴,明,刘俊作,绢本,淡设色,纵143.2厘米,横75厘米。【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烘炉观雪轴】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烘炉观雪》轴,清,宫廷画师绘,绢本,设色,纵184厘米,横98厘米。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共12幅,此为其中之一。

图绘宫掖女子头戴貂皮帽临窗而坐观赏雪景的画面。窗外是披霜带雪遇寒不凋的翠竹和“万花敢向雪中击,一树独行天下春”的梅树。梅花的五瓣花朵被人们赋予了幸福、快乐、长寿、顺利与和平的寓意,因而拥有“五福花”的美称。女子在赏梅的同时亦寄托着自己美好的愿望。

作者通过干湿、浓淡不同笔法的灵活运用,以及精准的造型能力和恰如其分的晕染设色成功地表现出不同物象的体积、质感,如将貂皮帽柔软的毛质、炭火铜盆坚实的金属质地以及竹、梅顽强的生存状态均表现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胡锡珪寒江独钓图扇页】

《寒江独钓图》扇页,清,胡锡珪绘,金笺,设色,纵17.8厘米,横50.3厘米。从宋代之后,各种文献里面就会记载人们在雪下之后,会把这些雪堆成雪人,雪狮子,还会把朋友们聚集在一起,一起来宴饮,一起来赏雪。那么,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保留着这样的一个习惯。

大雪过后,下雪之日,记得邀家人、爱人、知己、朋友一起赏雪。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