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n K?nig是柏林画廊K?nig Galerie的主人。16年前,20岁的他用叔叔资助的2万欧元开创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画廊。一年内,画廊濒临破产,却因为一个毁灭性的展览起死回生。7年后,他的名字登上了ArtReview艺术权力榜Power 100的名单。自去年起,他带着画廊来到了香港这个新兴市场,参加一年一度的巴塞尔艺术展。
K?nig出生于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家庭。他的父亲Kasper K?nig是20世纪欧洲重要的策展人,曾任法兰克福国立造型艺术学院院长、路德维希博物馆的馆长,并创办了等待周期最漫长的艺术展,十年一度的明斯特雕塑展。他的叔叔Walther K?nig是殿堂级艺术出版社Walther K?nig的出版人,而他同父异母的哥哥Leo K?nig则是纽约画廊Koenig Clinton的联合创始人。
K?nig的童年是在家人的艺术家朋友周围度过的。河源温、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丹·格雷厄姆(Dan Graham)、约尔格·伊门多夫(J?rg Immendorff)这些曾经定义了艺术史的艺术家都是家里的座上宾。
成长过程中,占有绝对地位的艺术曾一度让K?nig感到窒息,直到16、17岁的时候,他才突然对艺术产生了兴趣。
“一开始我想成为一名艺术家,但很快意识到我并没有很大的创作欲。然而我还是想做一些和艺术相关的事情,所以开画廊可能是最好的方法,可以不依靠任何人独立地工作。“
“我总是被大胆的想法吸引“
20岁时,他从大学辍学,拿着叔叔给他的一笔2万欧元的启动资金,开启了自己的画廊。然而没有任何经验的他当时根本不知道做一名经纪人意味着什么。
“我从没有在画廊工作过,只是远远地了解过而已。尽管我觉得当时的天真和鲁莽其实帮了我不少,但我现在回头看,还是不建议任何人追随我的步伐。“
画廊的前几场展览,K?nig小心翼翼地摸索市场,尽力展示了一些小型又好看的作品,却无人问津。随着资金一点一点的消耗,画廊似乎要走向了末路。当时,K?nig得知了丹麦艺术家Jeppe Hein的作品计划——一个动力装置驱动的大铁球在展厅中来回滚动,最终将展览空间完全摧毁——他立即向工厂订制了这件作品,却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支付这笔费用。
“我当时觉得这可能是画廊的最后一场展览了,并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我想,何不让失败来得更猛烈一些呢?“
这样的背水一战却取得了巨大的反响和意外的商业成功。这场标志性的展览可以被视作K?nig经营手段的象征,即对传统行业范例的不屑一顾,不计后果地打造一条自己的新颖而诡异的路径。这件名为《360° Presence》的作品展览目前被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永远追随自己的梦和想法,并与它们对话“
“这让我学到了宝贵一课,那就是成功的秘籍就是要对你的艺术充满信心。那些看上去最没有可能在商业上成功的作品往往会成为最成功的作品。……这个经历也让我之后有了更多勇气去尝试冒险的决定,也把我的事业带向了成功。“
K?nig在柏林的画廊坐落在野兽派建筑师Werner Düttmann所设计的代表作St。 Agnes教堂内,并将花园和户外空间改造成雕塑公园。800平米的展厅在挑高的空间中看上去十分壮观,也让K?nig有机会在其中实现更多野心的想法。而他在伦敦的空间则是在一间改造的停车库内,建筑的风格依旧是他钟情的野兽派风格。
画廊的艺术家来自不同背景,使用跨媒介创作作品,从雕塑,影像,声音,绘画,到表演,不一而足。“我的策略始终是[展示]最好的艺术家在各个领域的作品。有的画廊集中在某个艺术流派……而我总是避免有这样的流派。“
K?nig的眼睛在11岁时的一场意外中部分失明。一个爆竹在他的手中爆炸,这件事故极大地影响了他和艺术的关系。一个视力受损的人如何“看“艺术?他从而变得更加有批判性,不再注意视觉上的刺激,而是促使他去关注艺术的伟大之处。
“杜尚说过他最感兴趣的是后视觉艺术,也就是那些隐藏在表象物体背后的抽象观念。杜尚的这一观点对我起了很大帮助,我决定开始质疑,花更多时间理解艺术背后的的深层含义。“
K?nig告诉我们,对艺术家的选择全凭感受。“你必须亲身体验这件艺术作品。互联网不允许你这么做。你必须与作品待在一起来感受它。“
“香港令我兴奋“
马不停蹄奔走于世界各地的K?nig目前来到了香港,参加亚洲年度最盛大的艺博会,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香港的活力让他兴奋不已,而他也将艺术机构和私人美术馆的合作放在了中国乃至亚洲市场策略的重心。
2016年,画廊的艺术家双人组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Elmgreen Dragset)在尤伦斯艺术中心的展览“好博“大受好评;2017年,上海昊美术馆的开馆首展艺术家朱利安·罗斯菲德(Julian Rosefeldt)也是来自K?nig画廊;目前,Alicja Kwade的展览正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画廊向我们透露,今年还将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合作艺术家Jorinde Voigt的展览。
现在,K?nig一年约有4次往返于中国。他对中国当代艺术家对中国社会变化题材的艺术创作尤其感兴趣。在全球参加各大双年展、三年展的同时,他会尤其关切来自中国的艺术家。说起中国艺术家,他如数家珍,Aaajiao,蔡国强,刘伟,曹斐,赵赵,都是他正在关注的艺术家。
对于国际大画廊的大规模“东进“运动,K?nig表示并不排除今后在中国开设空间的可能性。由于画廊的艺术家侧重于观念性的大型作品,他非常注重空间的适用性,而香港也许很难找到像画廊在柏林和伦敦那样的大型空间。
“我爱香港这个城市,它让人兴奋。这座城市的多样性太令人着迷了,它会把你深深吸引。“除了巴塞尔艺术周期间的大小艺术活动和展览,会见新朋故友,K?nig不忘告诉我们,“当然了,我不会错过这里的美食。”
Johann K?nig的展览正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3C30展出,至3月31日结束。
来源;ar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