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艺术家的憩情八遐叶瑞琨迄今最大个展亮相成都麓山美术馆

12月22日,叶瑞琨迄今最大的个展在成都麓山美术馆展开。

展览以“憩情八遐”为主题,共展出叶瑞琨自1982年以来的188件作品,并分为四个部分:即清风与归、取其意气、碧山人来、坐究四荒。



而据艺术家本人介绍,“憩情八遐”取自于明诗词,意在表达其对理想生活、绘画精神的的渴望与探索。

“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流星的时代,其实不是,流星永远有,恒星确是必须有的”。“文化艺术,是向内的,是人与大自然沟通过后,在内心中产生的一种‘理’”。——叶瑞琨

叶瑞琨1954年9月生于四川成都,在1972即拜山水画名家、“三峡画派”代表人物岑学恭为师,他的绘画亦受岑先生影响,耳濡目染,在恩师的指导下他对于山水画传统之笔墨精妙了熟于心,又跟随恩师游历写生,巴山蜀水的重岚叠嶂、巍峨雄阔之象尽收眼底。对于山水画家,只有临沧海、攀绝顶、破洪荒、广博游涉,体会造化钟神,感受天地之气,才能“胸中丘壑,笔底烟霞”,就像黄子久“皮袋中置描笔,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分外有发生之意”一样,“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写生习惯,使他始终保持着与造化自然的密切联系。在“外师造化”的基础上“中得心源”,师古而化古,他笔下的三峡、蜀山、米亚罗、九寨等与岑先生甚是不同,有一种属于自己的神秘、幽逸、浪漫的气质。这些根植于巴蜀山水的作品,蕴含着他对于故乡风物的深深眷恋,深藏着画家强烈的自觉审美情绪和本土文化认同。





与传统艺术家不同,叶瑞琨在艺术道路的探索与追求中,尝试了各种方式,如,传统水墨、油画、书道……而在本次展览中,虽没有展出相关的油画题材作品,但一系列的“金碧山水”在各系列作品多了一份异样的美感。

金碧山水,一个传统到无以复加的国画类型。宋以前,明确的说在苏东坡之前,金碧山水富丽堂皇,如同盛行之歌,来自宫廷之悦。宋以后自苏东坡始,提倡文人画,金碧之衰逐渐成势。

此系列的画中,叶瑞琨以金碧辉煌的方式来创作、回应岁月的技艺与遗忘的本能。遵循旧法使用了那些缤纷鲜艳的矿物颜料,为了某些丰富效果的处理,他偶尔不得不掺加一些化学颜料,极致地富丽堂皇地从过去古旧光华里对宫殿的描绘转向了草房。他把草房画进金碧山水,恰好是现代感受跟文人画气息融合与萃取后的通俗表达:这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山水,而是每个人心里的理想状态与生命空间。因而,这批新作更具文化性、文人气与现代感。

而在形式上,这些作品没有时序,不重客体,春山夏云秋树冬雪,都融到一个画面里。“正如佛教所说,任何你看得到的都是虚幻,内心的世界才是真实,“中国人在表现艺术时,主观情感是因为中国文化这几千年来追求庄严之精神促成的。这批画既有文化含义,要有文人画之气韵,又要有工匠画深入刻画内心世界之技巧。”



除了“金碧山水”,展出的作品可以反映出叶瑞琨是以为常走进自然而获取灵感的创造者。

在叶瑞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来,其每年都坚持外出写生,足迹遍及世界许多地方。写生使其保持对自然与人文的丰富感受,正如古人所言“搜尽奇峰打草稿”,他把这些写生所得都融入到了创作之中。




叶瑞琨先生并不是一个自然主义者,写生不是照相机式的描摹对象,而是通过笔墨与自然沟通。在他的绘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赤壁赋”、“东坡四韵”这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其通过研读与意会古人词义,与古人交流,并神游于古人的世界。其通过与自然沟通、与当代人沟通、与古人沟通,呈现给我们一个非常广阔的世界。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