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女性
花样年华纽约女性艺术家群展展评
时空交错:林花谢了春红
位于纽约切尔西画廊区的VillageOneArt画廊正举办的”花样年华”华人女性艺术家群展(由Christy Qin和Sally Wu策展)给自南宋至今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女性艺术家做了一个全家福般的合影!墙上的作品宛如一个个鲜活的、富有性格韵致的东方女性艺术家肖像,她们或优雅,或贵气,或大度,或高冷,或古灵精怪,或深沉反省,或叛逆,或甜美,或国际范,或居家美玉,或深藏,或外显……不同的个性使得一整个空间显出噪声张力,同时又因同根同源而显出一大家子的内在和谐。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艺术家们的人生境遇或优渥顺遂,或坎坷跌宕。
展览现场
一件作品一个人,一个人一张网页,又不是平面单页,而是一整个可以纵深进去的世界。在画廊的网站上,我看见那些跨越漫长历史的艺术作品被设置成按钮,成为人们进入艺术家个人世界的入口。这样的展览主题和意象将人们深深吸引,使人萌生出意愿:要看一看这些艺术家的脸庞是不是人们从她们作品中加以模拟出的样子,乃至于她们的故事和命运是不是符合观者的想象:那些或如沐温泉缓流,或如临深渊不可测度的灵……
总之,这是个很棒的展览创意,像一个有灵力的符或咒,一经显露便揭开了一道屏风,展现出一片神奇。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更理想、更宏大、证物呈现的福柯式考古学样本,一个关于东方女性艺术家气质考察的考古学标本。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王夫之“现量说”诗歌美学的现实样本:此时此刻此境此景此人此物:44名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华人女艺术家,穿越了千年历史长河以各种运送媒介将自己的展品送来纽约150 W 25th 街 进行集体展示活动,2023年3月8日傍晚,一屋子来自纽约各处,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艺术趣味的艺术爱好者齐集于此时空,倾听、观摩一个来自东方古老家族的故事。
羅一 Loy Luo (b. 1972),The forest flowers 窗边-林花
2021,Mixed media,106.6×88.9cm
这样的千古赏心乐事使得一些惯于内省沉思的艺术作品也被笼罩了一层洛可可似的轻快面纱。艺术家羅一Loy Luo的《窗边--林花》绘画装置以对传统画框的解构,表达了对艺术风格时尚变迁的思考。在宾客纷至沓来的展厅门口,作品内藏的斜向上的指示箭头像个热情的迎领者,宣言着——欢迎进入今夜美景良辰!然而,自古至今,艺术史的主线总是悲剧,即便轻柔曼妙如华托,其作品同样隐藏着难以言说的感伤。事实上,“林花”引自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想像一下,参展者杨妹子杨皇后,她的两处分身在南宋寂寥月下的后院深宫和此时人声鼎沸的时尚画廊内,正同时旁若无人地吟诵着这首诗篇会是怎样一种时空错位的超现实感?
杨妹子 Meizi Yang (1162-1232),王宏送酒圖
Song Dynasty,Ink on Silk,25.9×27.9cm
代际之惑:文化背负与表现自我
这次群展的参展成员有些特殊,有的是千年前的古人,有的在生活创作,有的移民欧美,有的两栖奔走,还有的是海外出生的华裔,因为大多有国际背景,所以地域差异不大,而代际特征明显。大致上说,在当下活跃的艺术家中,早一批的女性艺术家的自我意识是在和男性的身份对抗中获得的,作品情感强烈,更多强调社会意义,比如女性运动的积极倡导者郭帧。罗敏的作品有一种类似早期张艺谋影片中西北味的劲、惑、沉、拙。从生物学角度上说女性无疑是伟大的,因其母性牺牲奉献的本能。从艺术学方面说,女性更敏感,更情绪 ,这符合西方艺术史中一脉相承的酒神精神,情感张力。
郭帧Zhen Guo (b. 1955),Stacked Cliff (Muted Landscape series)
2019,Ink on rice paper,81.2×73.6cm
罗敏Min Luo (b. 1968),The Roses Blossom in November Rain
2020,Chinese Pigment on Synthetic Paper,40.6×33cm
中生代受她们的教育背景和时代风尚影响,比较注重自身的文化来源、身份背景,并对社会问题表示关切。比如林延一直有强烈的东方哲学布道精神,她将东方哲学的极简大气和西方极简主义风格完美融合,同时她还是个虔诚的环保关切者;崔斐对中国文字意象和东方气韵情有独钟;在北京的章燕紫浸淫在新水墨艺术的使命和氛围中,她利用水墨材料技法探究和原生家庭相关的身体、精神、治愈等问题。
林延Yan Lin (b. 1961),Mute
2010,Xuan paper on canvas Mounted on wood ,152.4×91.44×22.86cm
崔斐Fei Cui (b. 1970),Tracing the origin III
2003,Printed on paper,40.6×15.2cm,Edition 3/25
章燕紫 Yanzi Zhang (b. 1967),Awakening of insects
2022,Ink and wash on paper,29.97×24.13cm
新一代在新一轮“表现自我”的旗号激励下重新找到创作热情和动机,“我也是”运动(Me Too Movement) 对女性自我的提倡顺承了早前当代艺术去文化束缚的口号,其理论根基是,过多的文化绑缚掩盖最本能最真实的人性。如果说此前男性艺术家在去文化性上做得还不够明显彻底的话,新一代女性艺术家真的如同导师们所教授的那样,站在镜前凝视自我良久,然后她们看到了一个世界,并把这个世界复制下来。Ellie Ng 早期自画像采用的是蒙太奇拼贴技法,彼时人物气息非常接近画外现实世界那个健康羞涩朴实的女孩。她后来似乎得到高人指点,获得了那个简单但实用的“魔镜”,她的笔下是那个看着很真但其实是另一个时空的意象,是依凭虔诚的“单纯直觉”得来的产物。也许我们的“单纯直觉”是最精明的盗梦者,它让我们相信不真实的场景是更真之真,不真实的自我是更真的自我。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更真的自我被怀疑是不真实的。这种确确实实发生在今天这个有更多理由让人人格撕裂的时代。与Ellie的自我催熟不同,沃欣雨用“长不大的童心”组合今天时而强烈、时而暧昧的形色去衔接属于她的漫威新时代。
吴嘉谕Ellie Kayu NG (b. 1998),Reaching
2023,Oil on canvas,101.6×60.9cm
沃欣雨Xinyu Wo (b. 1996),Tao Yuan Ming's Illusion
2023,Oil on canvas,91.4×60.9cm
以女性为关注对象的自我运动意味着女性的情绪感性价值终于获得了正面关注和认可,女性艺术家们可能藉此获得更多的成长空间;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去文化性”也是一种近乎乌托邦式的理想,“去文化性”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不过,通过摒弃文化的干扰获得更纯粹的创作状态和老庄的“忘我”“坐忘”“解衣般礴”在方层面上异曲同工,同样有效。经验证明,样式变迁可以为世界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经验同样证明,略带理论偏执的运动有可能开辟出一个真正的另类空间,我们需要的是时间和过程的积淀。
文化反叛:出世精神之追问
有人说曾佑和是第一个把中国山水画画得超出传统山水精神的人 ,是在传统山水中注入了真实人性的人。这个评判不仅仅是对一位女性艺术家的高度褒奖,同时也对中国传统山水赖以骄傲的出世精神提出了疑问。诚然,自唐代王维开启文人画风,经苏轼推波助澜,文人画成为中国绘画主流。这对于追求艺术的精神高度,摆脱匠人习气来说自然是好的,然而,也存在问题。一方面,过于注重所谓神似而削弱了绘画艺术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占据画坛主流的都是文人士大夫,他们绝大多数内心都是有抱负的,仕途失势失利时的痛苦不甘和清高淡漠的山水在精神上并不总是真实匹配。
展览现场
中国文人画提出的绘画理想和调性可以说是志趣高远,超凡脱尘。只不过这样的意境只有极少数看穿世事的隐者可以达到,如八大山人、黄公望等。对于大多数生活在红尘中的人几乎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曾佑和尝试将现代艺术的本体精神投入到传统山水画中。她之所以能如此做是各种因素促成的,历史潮流变迁、横跨东西方的眼界技法、作为艺术学教授的专业素养、贵族出身人生际遇以及作为女人的情感真实细腻等等……可以说她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传统出世精神在历史中迷失的人性自由,她的路径不是超越到形而上,不是超越到不问世事的梦境山野,而是退回到自身,退回到一个艺术工作者的手的劳作,和食五谷杂粮者的情感体验。关于中国传统山水,曾佑和提出了很重要的问题,尽管她的作品气质是温和的。
曾佑和Yu-ho Tseng (1924-2017),Shan Ling (Mountain and Tree)
1959,Mixed media,63.5×88.9cm
艺术最大的可贵是诚实,自古至今,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秉承了这一点。
当《花样年华》把古今中外的华族女艺术家齐聚一堂时,灵感、、问题、思考就像天空中炸开的繁星扑面而来,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收获需要我们用篮子到清晨的草地上去捡拾。歌德借天使之口说出他对女人的由衷敬意,“永恒的女性,引领着人类上升”。
(作者:晏楚True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