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守岁请钟馗

文/马襄

《尔雅•释天》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年”在古代中国传说中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 “夕”是在腊月三十的晚上专门出来伤害民众的鬼怪,后来,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为了纪念“年”的功绩,人们就把农历大年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猛兽“夕”的意思,为了纪念“年”,把初一称为“过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在1984年拍摄过动画片《除夕的故事》。

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历代民俗将其定名为春节;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因为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年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度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

马啸天——钟馗习书(2014年)

我国自晋唐以来就有在春节时请钟馗进门的习俗,春节期间的钟馗是守门、护福、镇宅、驱年兽的神。“赐福镇宅,唯真钟馗”,“拜请钟馗,中榜得魁”,“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晋代以来民间开始出现了请钟馗、跳钟馗、闹钟馗,也是春节和端午节汉族的民俗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春节期间人们载歌载舞,鞭炮齐鸣、锣鼓震天、万人空巷,万民同庆。

除此之外,春节里还有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春节大年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马啸天——钟馗仗剑(2013年)

钟馗,姓钟,名馗,字正南,为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驱鬼逐邪之神,人们把他视为正义的判官。钟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唯一的万应之神,是赐福镇宅圣君,挂在家中有“求财得财、求福得福”的吉兆。民间传说他系唐初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风流人物,平素为人刚直,不惧邪祟。所以钟馗人物画是一种辟邪吉祥物。挂在客厅或者玄关处能够辟邪、招财、纳福。

古书中记载的钟馗是唐初雍州终南人,(秦岭中段终南山下周至县终南镇终南村现存钟馗故里庙),春节时请钟馗是为了做门神,端午时请钟馗是为斩五毒,因他也是专门斬除五毒的天师,钟馗是中国传统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

马啸天——钟馗行散图(2015年)

关于钟旭传说的著述,最早可追溯到«周记»和«礼记»中。林希逸的«周礼考工记解»中绘有“椎”的形势,而椎字的发言在若循反切法发生是为“椎”声。椎是一种约长三尺前端尖削的大洼,当朝天子每当举行大典礼时天子佩戴大洼作为驱除邪秽的法器。而后以“椎”驱邪的习俗波及到寻常百姓家,所用的是桃木雕凿的椎。后人多把“椎”画成利剑。被钟馗握于手中,常有《钟馗仗剑图》传世,以为避邪之用。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记载了唐人吴道子画钟馗像的故事,并于卷首记载:开元年间,唐明皇从骊山阅兵回宫,染上病疾,久治不愈。某晚,唐明皇梦见一小鬼闯进宫来骚扰,就在此刻,一个头戴破帽,衣着蓝衫袒露一肩,皮革裹足的大鬼,一下子将小鬼抓住吞食了。唐明皇便问:“你是谁?”大鬼回答说:“吾叫钟馗,生前应武举不第,羞归故里,惭愧的撞墙而死,死后发誓为皇上除尽天下鬼魂。”说到此处,唐明皇被惊醒,醒后竟然所患疾病痊愈,于是命宫中画工吴道子将梦中所见之状画出«钟馗提鬼图»,明皇大悦后,提笔批到:灵柢应梦,厥疾痊愈,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鬼,家喻户晓,以禧邪魅,益净妖气,乃告天下,悉今知要。

马啸天——赐福镇宅圣君钟馗真神宝相(2017年)

民间传说在唐代,百姓就已将钟馗以一单扇门神的形象在除夕岁末张挂供养,并以之镇宅驱邪。元代后,民间又开始在端午节也挂起钟馗,钟馗极有神力,可避阻五毒毒害。民间还有传说钟馗可将名为“虚耗”的邪鬼捉住后,剜目而食之。后来,人们把它尊为驱鬼迎祥的正神,并且神法无边,它能将佛教中的六欲天的恶鬼以及天地人中的变身之鬼施以神法,将其捉拿惩除,一网打尽无所不能,同时也被民间封为“翼正除邪雷霆大帝君”的封号。在中国民间的生活中,钟馗早已成为了无所不能的尊神,也是驱邪、正气、仁爱、传奇之神。

马襄于2017年1月27—28日凌晨

马啸天——开年大吉(2017年)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