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制品常用的成型方法有哪些-东洋振染的技艺在刷花瓷中展现

在探索陶瓷装饰的艺术之路时,我们不禁要问:陶瓷制品常用的成型方法有哪些?-东洋振染技艺的精髓在刷花瓷中的展现

刷花是一种独特的陶瓷装饰手法,它利用特殊的笔和筛网来实现色彩层次丰富、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这种技艺源自日本,清末时传入中国,被称为“东洋振染”。它融合了西方喷洒画与中国丝网印刷及剪纸艺术,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

初始阶段,张筱耕老师从日本带回的一些折枝花鸟图谱,将其移植到瓷器上经过多次尝试,他终于成功地将这一技艺应用于实物。随后,这项技术被传授给学生,其中一个名叫冯完白的人毕业后将其应用到了景德镇的江西瓷业公司,从而使得这项技术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进行刷花工艺需要一系列工具,如笔刷、小刀、镊子或小钳子,以及铜丝网制成的小筛。在操作中,将设计好的图稿贴到瓷器或坯胎上,然后用锋利的小刀刻出图案,再通过剔除空白区域来营造深浅变化。最后,用蘸有颜料的小笔隔着筛网来刷色,使得颜料附着在瓷面或坯体上,以达到不同意境和题材所需的浓淡深浅效果。

中国画中的“墨分五色”效果,也可以通过刷花工艺实现,只需逐层覆盖五种不同的颜色,并调整边缘细节即可。此外,使用料笔勾线调整之后,在烧制过程中,便能获得明亮且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由于其极高的情感表达性、装饰性以及艺术表现力,刷花作为一种特殊的手法,不仅能够以浓淡相间、自然过渡的情趣展示色彩,还能够表现点与线结合、色块与阶级交汇,以及形似与情感融合。因此,无论是简练还是详尽,都能展现出令人难忘的情感氛围。

然而,与其他陶俑制作工艺相比,由于材料限制和技巧要求较高,因此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其运用并不普遍,但也正因为如此,当程大有等伟大的艺术家开创并发扬了这一技艺时,他们对这一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程大有的薄彩人物刷花作品中,可见他对线条平整洁净、流畅而有节奏,以及对人物形貌内质气质动感表现都非常考究,这无疑为世界陶俑史留下了宝贵的一笔财富。

解放后的时代里,这门技艺得到了继承与发扬,比如程斌、杨子敬等人的杰作取得了国家级奖项。而今,一批年轻人如喻冬华、中青年陶俑师傅们继续沿着这个路径前行,他们创作出的山水、《百荷图》、《荷塘月光》等作品,不仅美化了生活,也提升了文化水平,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幅生动又充满活力的画卷。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