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0年中国美术展事艺术国际博客解析

回眸:2010年中国美术·展事——艺术国际博客深度解析

在那一年,世博会的到来带来了对传统艺术的重新兴旺。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值得庆幸的时刻,它似乎让艺术再次走向理性与珍惜,对于大师更是如此;对于农民来说,更是重视了它,因为这是一种文化与身份的象征。于是,我们穿越了那个匆忙而又充满变革的2010……

■艺术家大型个展

作为国内外艺术界红人的大型个展,从不缺少观众。在那个春天,上海美术馆举办了近十年的最大规模“陈逸飞油画作品展”,展示了57幅经典之作。而在夏季,“沉思墨境——卢沉、周思聪纪念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为两位已故画家的首次大型合展提供了解读,他们各自探索过程和风格转变。

随着秋天的降临,“丹青映艳——田世光花鸟画精品回顾展”、“华彩妍秀——著名人物画家徐燕荪先生精品展”,以二十世纪“京派”为背景,将那些创造历史的人物介绍给我们。而10月10日,“行行复行行——方增先人物画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在吴冠中这一年,他成为了焦点,7月7日他的纪念特展在中国美术馆上演,而8月9日及11月20日,又分别有其其他两场特别活动。这一年,他所创作的一切都得到了巨大的关注。

■又逢“双年展”

作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赛事,每当双年展来临,都会吸引来自85个国家及地区85位艺人的参与。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警告我们生态保护的问题。此外,还有第八届上海双年览、水墨盛宴等现代模式对传统艺术进行探索性思考。

■世博语境下的传统文化表达

就在同一时间,上海世博会期间,由中国美协主办的一系列传统绘画作品共700多件被展示出,以此弘扬地域民族文化,并由各省市携带工艺品、绘画亮相 世博舞台。从山西工艺到河北民间技艺,再到以书法形式表现参观国代表性的建筑,这些都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面。

■国家图书院:“给力”的行动

国家图书院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机构之一,不仅承担了上海世博、东盟博览会等多项活动,也组织了一系列重要组成部分,如“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集”,以及写意国画邀请和东方欲晓等,让世界见识到了我国当代东方艺术实力。

■农民别具一格

农民画,是一种特殊且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情感表达。在这个节骨眼上,由文联、美协联合举办的首届农民绘大会,在浙江举办,并且全国30多个省市区积极参与。这既是对农村生活真实描绘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50年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以及当前状况的一个总结体现。

•江苏新馆初放光芒

经过3年的努力,江苏新馆终于完工并开放,其三大特藏品包括走向辉煌征程江苏书法家、大师大家金陵派江苏书法家以及南京博物院与江苏省藏品集合呈现古至今所有杰出的遗产,使其成为全省首次重大收藏品聚焦事件。

•油漆探索中的地域性问题

随着油漆领域内不断涌现新的挑战,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如何使我国油漆更加民族化和地理化的问题。在西安举办了一场专题展示吾土吾民全国油漆邀请,并通过曲线彰显我的本土特色,同时通过写意色彩强调自然生命力,使得我们的当代版图更加丰富和深刻;如同健康阳光般散发正能量,用自身语言讲述时代气息,即便是在混搭中的图像中青年才俊们也勇敢地探索着未知领域,以其独有的视角审视世界;最后,在一个学者们讨论新课题、新趋势时,那些不同时期代表性的作品就像是历史上的见证者一样静静地存在着,就像胜利属于人民这样的主题一样,它们记录下了一个百年的伟业,同时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也是这样一种情感表达方式。而学院则一直以来都是推动进步的一个力量源泉,比如林风眠及其师生的作品150件,就好像是一段倒叙故事,一路追寻贯穿整个学府的心脏血液流动,而素描巡游则是一次学习和回顾史诗篇章,让人领略素描之魅力所蕴含审美诠释之深远。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