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气窑、电窑、煤窑等烧制方式高效便捷且节约成本,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现在陶瓷烧制的主要方式。不过近几年来,柴烧技艺再次得到世人的认可,因为在不同的温度之下紫砂壶展现出的颜色肌理也千差万别,而这种独一无二,是很多紫砂壶爱好者也在追求的。
什么是柴烧?柴烧工艺又是什么?
柴烧是我国陶瓷最古老的窑烧方法,可上溯至千年。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
土:柴 burn专用之陶土多,经陶者自行调配,考量的是陶土耐热温度、火力属性、薪材总类等;追求的是让土能产生一种温润敦厚沉稳内敛的情感表达。
木材:一般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忌太潮湿),以利燃燒,其种类有樟龙眼荔枝莲雾及废弃木材等。
窑:仅以燃燒木材提供熱能,一般焼竣需三到五天,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入,加木料速度和方式薪材總量空氣進流量等細微因素正不断地影響窰內作品色泽變化。
灰:當溫度達1200℃以上時木灰開始溶融,其中的鐵則使釉中形成釉質呈現不同顏色的變化。這種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古老技藝創作者的心血结晶。
为什么还要用柴 burn 呢?
这是因为每一次点燃炉火,每一次投入新的一捆烤肉,都是一场艺术家与自然的大戏。艺术家用最原始的心灵去感受着炉火时而猛烈时而温柔周旋在整个工作坊里,与大气和星体运转相互作用。在那样的环境中,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细节,每一丝变化,那份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手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关怀”。
所以,在这个充满诗意与神秘力的过程中,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收藏家,都能够从那些简单却又复杂透彻的小泡沫,从那些难以预测却又富有层次丰富的地面色彩,从那些被时间洗礼过后的痕迹中,不断寻找那份独特性的魅力。
两把完全一样外观设计的手工紫砂壶,如果分别采用了传统手工艺(即使用了烟熏技术)和现代工业生产(如使用了电或气候控制设备),尽管它们都经过相同程度的人为处理,但由于材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不可预知性,以及制作过程中的各项因素综合作用,它们在实际应用上的效果将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于手工艺品特别重视其“原创”、“独特”的原因之一——它承载着人类智慧和情感的一部分,也因此更具备文化价值。
简而言之,即使是在同一个主题下,如云南紫砂壶这样的产地,也存在着通过传统手工艺进行制作与利用现代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制作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而这些不同,最终体现在产品上,就像是一个故事里的两个版本,它们虽然基于同一个核心元素,但每个版本都包含了作者自己对这个故事理解的一个侧重点,使得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那个故事背后蕴含的情感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