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那些精美的明代瓷器,在荷兰的藏品中它们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天启、崇祯时期,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篇章。当朝廷陷入动荡,国力衰微时,官窑生产自然而然地放缓了脚步,帝王年号款的作品极为罕见。而民间窑场却迎来了新的机遇。规模迅速扩大,技艺日益精湛,一时间青花瓷器又一次走向世界市场。
据T·澳尔克在《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书中记载,从1602年到1682年的80年里,只有荷兰人就将超过1600万件中国瓷器运往海外,这些产品深受欧洲各国和美国收藏家的喜爱。在那段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足迹。大多数被出口的是深受欢迎的青花瓷,还有一些釉上红、绿、黑三彩的奇观,让人忍不住想要触摸这些来自遥远东方的小小艺术宝石。
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交流,更是一种经济联系。中国陶瓷几乎覆盖了亚非欧美各个角落,它们被广泛传播开来,为当时世界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享受。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反复探讨和欣赏的历史故事,而那些古老但依旧灿烂如初的明代天启、崇祯时期陶瓷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