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祖国的日益昌盛、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间收藏热潮也在不断攀升。收藏是一门学问,不仅需要对艺术有所了解,还需对历史文化有深入的认识。在宜兴紫砂艺壶的收藏领域,如何识别古旧作品和名人名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并喜欢收藏民族文化中的瑰宝。然而,在这股热潮中,也出现了鱼目混珠、赝品充斥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知识储备,以免被假货蒙蔽。
首先,要了解紫砂陶的发展史。从明代起至清末,这一时期是紫砂壶艺的一个成熟期。在这一时期,大师们如供春、时大彬、李仲芳等,他们的手法和工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其次,要了解原料(矿土)和成型工艺。这对于辨别不同年代和作者的手笔至关重要。在不同的生产工艺中,每种方法都产生了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作为鉴定依据。
再者,要注意原料本身。紫砂是一种表面不施釉经窖炉高温烧成的陶瓷,其呈色有紫、红、黄、棕等多种颜色。不同的地层结构决定了其呈色的丰富程度,而水色好的低槽泥愈好,烧成后的呈色愈丰富愈美丽。此外,由于每个泥料都有一定的特性,加上不同作者的手感,使得作品具有独特风格,因此在辨识古旧作品时,这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此外,还要注意做工(即成型工艺)。古旧作品往往手工制作,没有模子制造成形,一切都是徒手操作出的结果。而现代制作则采用模子或半自动化设备,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一些细节上的失真。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民间传说故事以及作者之间的心结。这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对作品背后的故事感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某件作品是否真实存在,以及它真正属于哪位艺术家手笔。
总而言之,对于宜兴紫砂艺术品来说,它不仅是一个装饰品,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与文化情感的小巧容器。在欣赏并收藏这些艺术品的时候,我们应该全面考虑它们背后的故事和价值,从而使我们的收藏更加精致、高雅且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