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伊斯坦布尔举办了比锡达斯国际石雕创作营,这个活动由弥玛希楠大学美术学院组织,旨在促进国际雕塑艺术家的合作与交流。该校成立于1883年,以蓝色清真寺的建造者命名,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综合性大学。
马尔马拉海连接欧亚两大陆,它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水道,而马尔马拉岛因其丰富的大理石资源而闻名。岛上生产大理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期达到鼎盛。
作为一个以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平台,比锡达斯国际创作营每年在马尔马拉岛、伊斯坦布尔和阿兰雅三地举办,每个地点都有其独特之处。比锡达斯地区位于伊斯坦布尔欧洲部分,是一个充满商业和文化遗产的地方。在土耳其语中,“比锡达斯”意为“漂浮的石头”,它毗邻卡巴达斯,与博 斯普鲁斯特海峡相望,可以俯瞰亚洲一侧。
高蒙于2009/5/21日从中国雕塑学会发布了这篇文章。这次创作营不仅展示了当地艺术家的技艺,也吸引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参与,他们共同探索并表达了东方意境中的雕塑艺术魅力。此外,大理石作为一种材料,在罗馬帝國時期達到鼎盛,並且歷經奧托曼時期後依然不衰,這種歷史深厚的地質資源為當地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