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陶瓷史上,艺古斋与复兴窑是两个极具影响力的紫砂商号。艺古斋由赵松亭于1905年创立,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紫砂艺人,也是一位有远见的实业家。赵松亭广揽知名陶人,致力于制作高质量的朱泥小壶和独钮洋桶壶,并成功出口至泰国等地。
艺术成就方面,艺古斋以仿古为特点,其所谓的仿古实际上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融入了新颖之思。十四年(1925年),赵松亭与儿子赵乾泰重建了川埠烧紫砂的龙窑,这一举措标志着复兴窑正式成立。此后,复兴窑专门烧造署“贡局”印款的朱泥水平壶,被称作“贡壶”,并且生产独纽洋桶壶,以满足对外销市场需求。
艺术家的名字如程寿珍、储铭、潘德根等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其中包括艺古斋、贡局、雍正三年乙巳孟臣等多种不同的商号印记。这一系列作品不仅体现了当时中国陶瓷艺术水平,也深受当地及海外收藏家喜爱。
除了以上提到的作品,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小品,如寿桃壶和匏瓜壶,它们同样以其精细的手工制造成为了收藏界中的宝贵珍品。而在复兴窑中,更有一批被誉为“老贡局”的水平壶,这些 壶式简洁,但做工精巧,大多数出自当时优秀紫砂艺人的手笔,是宜陶又一珍品。
此外,在晚清外销泰国时期,有一批精致的沙漏型茶具被订制,其中包括青灰砂磨光三足小壶。这类茶具除泰国宫廷和皇族自用外,还赠予皇家寺庙使用,因此它们非常罕见而且珍贵。在这些茶具中,“贡局”二字常常作为装饰元素出现,而泰文或楷书刻字则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
最后,由于这种外销产品在海外市场上的巨大成功,它们也被用于包镌金银铜等金属,使得形色华丽尊贵,对应现代收藏者来说,这些作品具有双重价值——既是历史遗产,又是美学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