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金融化是骗局吗行业规范文件揭秘非营利美术馆画作销售禁忌

美术馆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艺术品的金融化是否是一场骗局?这些问题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逐渐有了明确的答案。据了解,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制定的《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试行)》即将于6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个省级美术馆行业管理规范性文件。

公益展览并非意味着免费开放

这份新法规首次对美术馆进行了定性,明确其为公众提供文化内容的公益性机构,“非营利性”是美术馆的基本属性。按照这一要求,国有美术馆应具有事业单位性质,而非国有机构则需在民政部门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机构。然而,一些自称“美术馆”的实体尽管已在民政部门登记,但是在展厅内以标价出售艺术品,将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服务与商业活动混为一谈,从而失去了作为公共空间应有的功能。此次新法规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原作商业经营,以此来严格区分真正的美术馆和画廊。

对于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即免费开放的问题,《办法》回应称,根据2011年发布的一项意见,“美术館基本展览实行免费参观”,但对于少数特殊展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收取较低票价。这意味着所有举办在本地博物館內的大型展覽都應該是以免費為主,但也允許對一些特別活動或特定類型的人群進行門票優惠。

藏品,是一个博物館最根本的事物

近年来,上海市各级各类博物館数量快速增加,并且每年举办大量高质量展览。但同时,也存在藏品数量和质量不足、甚至无藏品的情况,以及资产管理混乱等问题。在一些博物館中,有些藏品虽然记录在账目上,却大部分由个人私人收藏,在展示时通过借用协议临时放出,这种情况导致很多知名艺术家参与到市场中的“熟面孔”频繁出现,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会削弱整个城市文化生态系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办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建立完善的藏品数据库,对国家所有资产进行严格监管,加强学科研究能力,以及鼓励数字化发展等。上海率先出台这样的地方级别规定,不仅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了示范作用,也为本地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