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1878--1935),画家,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

马列维奇1878年出生于一个位于乌克兰的农村家庭。人生初期的乡村体验,对马列维奇日后的艺术发展影响深远。尽管他的艺术一定程度上与崇尚工业发展的未来派关系密切,但此时的马列维奇则宁可选择描绘农民。

他目睹了这些乡村的农民如何自由地在自然中生活,如何用自然所给予的东西装点房屋,也看到了一些乡村匠人趋近于艺术创作的生产活动。

1986年,马列维奇进入了基辅艺术学校,成为一名艺术家的念头在此后在的脑海中渐渐成形。他早期的创作就追随了印象派的传统。


随着1904年马列维奇抵达莫斯科,以及欧洲前卫艺术在一批收藏家的影响下,进一步传入,他的创作语言逐渐拓宽,作品中出现了对野兽派、后印象派乃至象征主义与新原始主义元素的涉足。

从塞尚到至上主义
将马列维奇带入对几何形体探索的是塞尚。
马列维奇曾这样评价塞尚作品中对客观物体几何化的变形:“变形并不是指艺术家为了一种新造型来改变物体的形状,变形乃是从物体本身去感知绘画的元素。”

马列维奇认为,可以证明一幅绘画是能够完全脱离任何映像,或者脱离外部世界(不管是人物、风景或静物)的模仿而独立存在。

《白上白》
马列维奇有一个重要的主张,这当中最主要的,是要把抽象带进一种最后的几何简化中去——所画的黑方块,在纸上的白方块之中。

这就反映了一个事实,二十世纪的抽象有两个主要侧翼,一是康定斯基的抽象表现主义,一是马列维奇的几何抽象,这两翼都是由人确立的,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信念。

他们的发现是一种精神上的幻像,是扎根于古俄罗斯传统之中的,这个巧合是很引人兴味。

在1913年,马列维奇继续他的至上主义铅笔素描,在最初的方块之后,先创作的是有一个离了心的圆在一个方块之中,然后是,一个水平的矩形,横过一个在方块里的垂直矩形,形成一个方块的十字交叉。

马列维奇 1913年
在最初的至上主义构成中,那白方块中套一个黑方块的效果是中性的。在第二种构图中,黑色的圆圈在白方块的角上摇曳不定,开始发展出一种联想的和空间的推理,在第三种成系列的构图中,由于增强了重叠的水平矩形的暗度,这就引进了第三度的限定感,矩形好像是向前漂浮的,在水平和垂直的平面之间,创造了一种空间层次的幻觉。


从这些作品里,马列维奇发展了一种至上主义方块的多样性,促成一种新的,双平面的至上主义的构图,这里简简单单的两个边交错的黑色矩形,呈垂直——水平——垂直的效果,但这是1960年代,艺术家造型画布(shape canvas)的,一个恰如其分而且重要的先兆,在他试图去解释基本新词汇的时候,他感到本身在创造,他试验矩形,圆形和十字形的另外一种结合,在方位上有垂直和水平的结合。

在1913年当中,他对抽象几何形状的表现关系所发生的热烈好奇心,已使他放弃了静止的矩形结构,转而去搞一种更富于动态的斜线方向的矩形组合,把它们安排在彼此关系更为紧张的复杂之中。




在1913年末,他开始探讨现代技术和飞行的天地,把垂直矩形搞成倾斜的,因此,在1914到1918年间,他创作的至上主义构图。

“表现飞翔的感觉……金属声音的感觉……无线电报的感觉”;“白上加白,表现消失的感觉……磁铁的吸引”,转达运动和排斥的感觉,从“外空间来的神秘“波”的感觉”,甚至是“非客观性”的感觉。

从塞尚开始,马列维奇就开始了他如何抛弃客体的思考。而至上主义作为艺术家解放形体的最终形态之一,成为艺术家回归内心精神性的一扇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