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超 沧海横流今已矣,居然有此岁寒图。眼中朋旧谁人杰,劫后江山半酒徒。 贱子生涯殊自惜,群公勋业谅非孤。抚膺独有丹心在,谁荐雄文奏上都。这是柳亚子作于1923年题为《题〈岁寒图〉》的一 文/梁超 沧海横流今已矣,居然有此岁寒图。眼中朋旧谁人杰,劫后江山半酒徒。 贱子生涯殊自惜,群公勋业谅非孤。抚膺独有丹心在,谁荐雄文奏上都。 这是柳亚子作于1923年题为《题〈岁寒图〉》的一首诗。在与何香凝诗词相唱和的众多文友之中,柳亚子应该算是最为重要的一位了。因为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柳亚子文集编辑委员会所编撰的《磨剑室诗词集》中所收录,柳亚子为何香凝所写的题画诗、赠诗、和诗在二十一个诗集计五十七题(其中词二首),而实际上很有可能不止这个数。因为例如作于一九三四年的《题<山水>诗》(后文有所题及)就未见诸收录。另外在这本诗集中所记载的诗歌有的没有题目,有的则是数诗共用一题,由此看来,单篇诗歌的实际数量应当与诗歌题目的数量相去甚远。这是因为柳亚子作这些诗的场合大多数是在文友相会的雅集中,有时候一次为何香凝的数幅新作同时题诗,所以即便都被笼统地称为《某年某月某日为廖夫人题画诗》,而实际上从韵脚到内容都并不相干,不能归为一首。例如《东沟集》收录的作于1932年的《为香凝夫人题画》中,便有单篇十首。虽然仅根据诗集体律以及进一步的小标题来看,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们同时题识于十幅画面之上,但是根据押韵和内容,还是不合适将之笼统地归为一首。在《磨剑室诗词集》中,为何香凝的题画诗大多如此,基本上都没有进一步的细分。然而,在类似于此的一些个别现象之中,针对一些韵律不甚工整、体格比较散漫的作品,便尤其值得仔细推敲。例如游浙集中所收的写于1932年的《长松山房歌》: 长松先生人中豪,结庐喜在山之坳。岁寒不数梅与竹,苍龙直幹干云霄。 两松揖让恰相对,一松偃蹇山墙外。蟠天际地百轮囷,戴月披风万光怪。 放毫谁写长松图,须眉巾帼南海何。养疴适馆愈两月,兴来时对长松哦。 贱子东南西北人,短缘暂与松为邻。命题敢拂主人意,为松写照惭不文。 单看这篇诗,每两句一转韵,读起来好象是四首诗,而实际上观其内容,则彼此呼应有承转,表达了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事件。而诗中所提及的长松先生是年间的书画家经亨颐(1872-1938),长松山房是他的书斋号。根据诗中所提及的《长松图》,我们可以推测出这首《长松山房歌》上所有的文字,是题写在同一件赠送作品上的。故而,在见到原迹题诗的格式以前,我们可以仅凭这些线索,将诗集上的这一篇,归结为一题一首。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何香凝《山水》,设色纸本,何香凝美术馆藏 款题:“伊人葭水渺孤蓬,秋色苍茫淡复浓。红树青山云乍散,萧然寒意护长松。廖夫人香凝将远适异国,过沪以此画赠别。忆春闲与夫人、树人、若文等同游白马湖,有待到红树青山还来新居长松山房之约。今不可得,而以红树青山白马湖与长松山房绘为一图。展玩之余,深感聚散无常书画缘永。颐渊识于海庐”。“颐渊道长鉴正,十八年秋,香凝写于江西牯岭”。 与此相似格式的其他一些作品,区分起来则相对更加模糊,例如收于《玫瑰集》的1929年《为香凝夫人题画》诗中有独立的两段诗云: ①、雪月交辉意态殊,直教画出岁寒图。栋梁大厦心原在,羞向秦庭作大夫。 ②、东篱啸傲陶元亮,南国婆娑王子猷。万紫千红零落尽,好持劲节战深秋。 其他的数段便不引用。在诗集中对于这两段诗的内容没有提及,想来并无小标题。虽然这两段诗内容、韵脚并不相同,却不好仅凭此就认定它们并非同一篇题画作品。虽然这两截诗分别咏松、竹菊,但因为是题画之作的缘故,除非看到原作,否则仅凭诗集体例,很难推测它们是否题识于同一张花鸟作品(类似于《岁寒三友图》)之上,并借以推测实际单篇的数目。 何香凝《山水》,设色纸本,何香凝美术馆藏 款题:“几载飘零画阁空,夕阳西下晚霞红。半匙丹粉和双泪,滴染云笺写落枫。十八年去国前作。香凝夫人诗,亚子录”。“香凝”。 柳亚子一生作诗之多不胜枚举,有的诗无题,有时数诗一题,在《磨剑室诗词集》中是司空见惯,故推测实际作品数目时甚有难度,且争议丛生。然而关于何与柳交往的历史,则有必要寻找一个相对精确的总数或时期数,借以推测他们某一时期来往的频繁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牵扯到了左派活动的兴废,与中国新主义的命运,息息相关。 就是以上这样两个例子,是在为柳诗计量时遇到的突出个案。我们沿用《磨剑室诗词集》对之篇幅分配,将前者定为一首诗,后者定为数首诗。如此,可以大致统计为,柳奉何诗作(包括赠廖仲恺、赠廖承志、赠廖梦醒,因为这些诗有的时候也会在何画中出现。)现已收入《磨剑室诗词集》的一共有六十一题,计一百零八首,词二首;其中例如《浙游杂诗八十首》这样题目中未曾体现,但是在诗歌中有相关内容的暂时无法完全统计,很有可能还有更多;而现在可见未收入诗集的作品(主要是题画诗),也当在十首以上。 何香凝《虞下黄农梦已非》,浅绛纸本,何香凝美术馆藏 款题:“虞夏黄农梦已非,空山啸傲各忘机。五松兀傲堪同调,不遣嬴庭尘涴衣。亚子题”。“香凝画松石”。 关于柳亚子与廖仲恺夫妇初次相识的具体时间,学界并无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由柳无忌所编撰的《柳亚子年谱》中记载:“1920年(九年庚申)冬三十四岁是年曾赴上海始识廖仲恺、何香凝夫妇。”无疑当为最权威的定论了。然而通过比较几份年谱我们却可以发现,这一论述中尚有不明确之处。因为通常,我们提及一年的冬季,大都是指这一年的十月下旬至十二月而言,而已有的既定史实可以证明,1920年的这一时期廖仲恺并不在上海。众所周知,1920年10月29日,以陈炯明为首的驻闽粤军进占了广州,次日也就是这一年的公历10月30日,廖仲恺和汪精卫在石龙会见了陈炯明并慰问粤军将领。11月5日廖仲恺致电孙中山,宣布就任广东财政厅厅长一职,在此数日内直至这一年的年终,都属于广东军政府的组建时期。据史料记载,廖在任期曾经颁布命令规定自1920年12月1日起,各征收机关“一律以毫银或者省行兑换劵”缴纳厘税田赋等等。这则资料从侧面体现那一时期广东军政府新政伊始、百废待兴的实际情况。虽然,这几个历史事件点之间,确实有着短暂的记录空白,可是前后不过数日,其时总揽广东军政府一切财政大权,身为政府三巨头之一的廖仲恺,在这一时期中并不可能有机会放下手中的工作,离开广州来到上海并接见柳亚子。在1920年的时间中,廖仲恺于4月1日到达漳州粤军驻地向陈炯明传达孙中山的意见,由于当时直皖战争迫在眉睫,段祺瑞和福建督军李厚基对是否支持粤军返粤以牵制与直系有勾结的桂系举棋不定,廖仲恺有必要在漳州仔细了解军队的具体情况,以及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工作。对此,何香凝曾经回忆说:“仲恺为了动员粤军打回广东,曾先后两次前往漳州,每次都住上两三个月。”根据当时驻闽粤军箭在弦上的情势,这两次前赴漳州当都是在1920年。如此,廖仲恺1920年的活动,当有半年在福建、三个月在广州,已经去其大半。 何香凝《一枝梅讯陇头春》,设色纸本,何香凝美术馆藏 款题:“一枝梅讯陇头春,点缀风华迥绝尘。莫问孤山林处士,罗浮翠羽倘前身。香凝先生命题。亚子”。 那末廖仲恺于1920年究竟有否曾经前往过上海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根据史料记载,1920年1月,廖仲恺在上海陪同孙中山接见了京津来沪的学生界代表许德衍、张国焘、康白情等人。虽然其中没有涉及柳亚子的名字,可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那是柳亚子于1920年在上海结识廖仲恺夫妇的唯一机会。 这样,一个对柳无忌记载中的问题所作出的较为令人满意的解释就可以是,时间确实是在1920年,季节确实是冬季,然而仅凭此便记为“1920年冬”,则未免有误导之嫌。这一句话,我们不妨改写为:“1920年(九年)一月,庚申年冬,在上海始识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其年,柳亚子三十四岁,何香凝四十二岁。 何香凝《为谁来补破河山》,设色纸本,何香凝美术馆藏 款题:“为谁来补破河山,腕底烟云未等闲。收拾雄心归淡泊,时时曳杖款荆关。香凝先生首唱亚子续题”。“一九三四年合作于申江。双清楼主”。 在研究何柳通家友谊的交往史中我们所注意到的一个最为引人瞩目的事实即是,柳亚子送呈何香凝的诗作,除了也有一些描述时局的杂感诗掺于其间外,其主要形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或者是借物喻人,或者是以景明志的题画诗,这些都成为了我们研究左派思想史的绝好资料。柳亚子与廖仲恺、何香凝熟识当为1923年尾前后,此前或系泛泛论交,因为在那一段时期中并没有史料记载的相遇、和诗词唱和,成为柳亚子奉何香凝诗中少有的空白时期。如果《磨剑室诗词集》收录得足够详尽全面的话,柳亚子呈诗于廖仲恺、何香凝应当是从1923至1924年间开始的事,确切地说是1924年1月20日之前,廖仲恺赴广州参加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前夕,地点是在上海。柳亚子与廖仲恺、何香凝夫妇熟识可能就是这两个月间的事情。时间虽然短促,可是也确实是在这期间,举办了一次重要的雅集。根据《柳亚子年谱》记载,1923年十二年12月,柳亚子与陈巢南共创岁寒社,首次举办文酒之会。与会者有张溥泉(即张继)、于右任、汪兆铭、杨杏佛、谢无量、刘季平、邵力子、叶楚傖等,可见以左派人士为主。其时廖仲恺夫妇也在上海,也可能在受邀之列。而在此之前于1923年10月14日成立由柳亚子任社长的新南社,也在1924年吸收廖仲恺加入社籍。对此《柳亚子年谱》中描述道:“1924年2月新南社已有二百十三人,1924年发展至二百七十人。廖仲恺等亦加入社籍。”另外,史学家郑逸梅的《南社丛谈》中,对此事也有所提及。综观廖仲恺1924年的活动,除了年初几日在上海外,其余时间当都在广州。所以廖仲恺加入新南社的时间,应当也是这几日。柳亚子1924年赠廖仲恺、何香凝的诗有两首,除了上面提到的《送廖仲恺归粤、兼呈何香凝夫人》之外,还有一首《乞香凝、孟芙绘〈江楼秋思图〉》,大约也与上海的雅集有关。1923年底至1924年初,是柳亚子与廖仲恺夫妇建立深厚友谊的开端。 而对于廖等在新南社中的活动及柳对之的评价,柳无忌回忆说: 新南社仅有短促的一年半历史(1923年产5月至1924年10月),此后并未举行集会,或出版社刊。关于南社与新南社之比较,柳亚子曾以为南社是诗的,其代表人物为汪精卫(时汪氏尚未投日叛国),而新南社是散文的,可举廖仲恺为代表人物。南社的文学活动,自始至终不能走出浪漫主义,而新南社则已超越了浪漫主义的范围。“所以我说无论如何新南社对于南社,总是后来居上的。” (柳亚子《致曹聚仁函》,1936年) 本文节选自梁超《居然有此岁寒图——何香凝与柳亚子的唱和与左派斗争》,《何香凝美术馆年鉴2003-2006》 何香凝《枫树·菊花》,设色纸本,寄梅堂藏 款题:“瑞人先生纪念,何香凝画。黄花绚烂留残艳,红叶娉婷寄远愁。廿载弃家归未得,枫江冷落几经秋。三十六年十月,亚子题于香岛。唐人诗枫落吴江冷,如余异乡不归已二十年矣。” 眼中朋旧谁人杰——何香凝与南社社友书画手札展 展期:2019年4月10日——5月31日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4—8展厅 主办单位:何香凝美术馆 展览总监:蔡显良 策展人:王鹏、易东华、余湘智 策展助理:周锦嫦、卢允仪 展览统筹:樊宁、林帆 公共教育及媒体宣传:骆思颖、房桦 展示设计: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