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摄影为时间轴回望20世纪光景七喧哗骚动与大胆探索

撰文_李莞潸

【1970s】喧哗骚动与大胆探索

1970年代延续了“摇摆六十年代的精髓,它愈发自由,愈发叛逆,也因理想与现实的对撞而显得愈发矛盾。尽管叛逆的反主流文化与圆滑处世的“传统”风格并存,尽管和经济形势都不容乐观,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稳定及令人不安的局势,1970年代成为充满机遇并值得为之拼一把的时代。

摄 /杰克·罗宾逊(Jack Robinson,1928-1997),左图:电影《发条橙》(1971)男主角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Malcolm McDowell,1943至今,英国演员及导演),1971;右图:电影《飞跃疯人院》(1975)男主角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1937年至今),1970

英国摄影师和电影制片人乔治·巴特勒是戏剧化纪录片的先驱,他于1970年代接受委托拍摄“世界先生”施瓦辛格时突发灵感,继而拍摄出《健美之路》纪录片,不仅电影本身成为经典,更让这位来自奥地利千人小村、看似没可能在好莱坞立足的健美冠军一举成名。后来的施瓦辛格不仅留名好莱坞星光大道,还是成功涉足政坛的“美国梦”代表。

《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1947至今),摄 /乔治·巴特勒(George Butler,1943-2021),1975

乔治·巴特勒于2021年冬天离开人世,病因是新冠大流行时期的肺炎。美国“有史以来最受尊敬的女性乡村歌手”多莉·帕顿的职业生涯跨越半个世纪,是史上最为畅销的音乐家之一,在全球售出过超过1亿张唱片。她创立过许多慈善组织,致力于教育和扶贫。人类历史上第一只成功克隆的哺乳动物多莉羊的命名即来自多莉·帕顿,因为多莉羊是由乳腺细胞发育而来,研发人员便“致敬”了以乡村音乐天后。

《多莉·帕顿》(Dolly Parton,1946年至今),摄 /欧文·佩恩(Irving Penn,1917-2009),1977

除了多莉·帕顿,无数知名音乐人都在1970年代大放异彩,比如昵称“艾灵顿公爵”的爱德华·艾灵顿,他是爵士乐历史上极为关键的人物。绰号“Bricktop”的美国舞者、爵士歌手艾达·史密斯则是艾灵顿公爵的良师诤友,她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化史上最具传奇色彩和最超长待机的人物之一”。

左图:爱德华·肯尼斯·艾灵顿(Duke Ellington / aka Edward Kennedy Ellington,1899-1974),摄 /欧文·佩恩(Irving Penn,1917-2009),1971;右图:艾达·史密斯(Bricktop / aka Ada Smith,1894-1984),摄 /杰克·罗宾逊(Jack Robinson,1928-1997),1971

加拿大歌手埃里克·默丘里发行于1960年代末的首张个人专辑即被许多音乐人认为是那个时代的里程碑式唱片,1970年,哈里·詹姆斯·本森为正当红的埃里克·默丘里拍摄出下面这张肖像。

《埃里克·默丘里》(Eric Mercury,加拿大歌手),摄 /哈里·詹姆斯·本森(Harry James Benson,1929年至今),1970

在1970年代这段喧哗骚动却又激发大胆创造力的岁月里,所有艺术媒介都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新定义和探索自我,从而引发真正的艺术——尤其是在音乐和现场演出领域。上述几位是音乐界的佼佼者,美国实验戏剧舞台导演和剧作家罗伯特·威尔逊则是戏剧舞台的代表,他被当时媒体形容为“(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先锋‘戏剧艺术家’。

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1941年至今)的实验戏剧代表作《弗洛伊德的一生与时代》(The Life and Times of Sigmund Freud),摄 /伯特·斯特恩(Bert Stern,1929-2013,美国商业摄影师),1970

华美与多样,成为1970年代时尚、艺术、影视和思想领域共有的标志。

左图:《吉尔伯特与乔治》(Gilbert George,英国艺术二人组),摄 /德里·摩尔(Derry Moore,1937年至今,英国肖像摄影师、皇室摄影师),1971;右图:电影《魂断威尼斯》(1971)中的“世界第一美少年”伯恩·安德森(Björn Andrésen,1955年至今,瑞典演员和音乐家),摄 /大卫·贝利(Daivd Bailey,1938至今),1970

上图左侧是来自英国的艺术二人组吉尔伯特和乔治,他们基于反精英主义的艺术态度提出“Art for All”的口号。这一“全民艺术”的概念在1970年代另两位艺术巨匠身上得以更好的体现,一是20世纪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所说的“人人都是艺术家”,二是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更出圈的言论:“未来,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

左图:《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摄 /安迪·沃霍尔工作室,1977;右图:《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摄 /詹弗兰科·戈尔戈尼(Gianfranco Gorgoni,1941-2019,意大利摄影师),约1971

安迪·沃霍尔位于纽约的工作室即艳名远扬的“工厂”(The Factory),那里是1960、70年代艺术家、音乐家和各路名流的时尚派对中心。美国歌手、演员鲁比·林恩·雷纳是“住”在“工厂”的明星艺术家之一,为她拍摄肖像的摄影师杰克·罗宾逊也是“工厂”的“常客”。

《鲁比·林恩·莱纳》(Ruby Lynn Reyner,1948年至今),摄 /杰克·罗宾逊(Jack Robinson,1928-1997),1970

作为 《Vogue》1960、70年代最高产的摄影师,杰克·罗宾逊却在事业巅峰期离开纽约回到美国南部的家乡,开始了为教堂等建筑设计彩色玻璃花窗的职业生涯。在余生中,杰克·罗宾逊极少提及当年在纽约的时光,直至1997年因病离世后,后人才在他的公寓中发现一箱又一箱装满名流巨星及时代缩影的摄影作品。他曾对几位亲近的朋友提到希望这些作品能被世人看到,但前提是一定要等到他去世之后。

性解放的风潮从1960年代吹至1970年代时,已开始动摇时尚摄影的根基。虽然「摇摆六十年代」的摄影师们为时尚摄影注入了更为朝气的活力,但这个领域仍大体遵循着1950年代所崇尚的低调奢华和精致优雅的视觉风格。1970年代却是不破不立的,它用“”这剂猛药重新定义了时尚界的吸引力。

德裔澳大利亚籍摄影大师赫尔穆特·纽顿是之无愧的规则重塑者,这位“争议之王”为时尚摄影打开了的领空。纽顿镜头中的女性形象如同揉捏了与幻想的散文,权力、、社会关系在超现实主义的氤氲中卷起视觉及的巨浪,他让夏洛特·兰普林在烈日下将水浇在脸上的画面充分诠释了那个时代不加掩饰的情欲。

《夏洛特·兰普林》(Charlotte Rampling,1946年至今),摄 /赫尔穆特•纽顿(Helmut Newton,1920-2004),1975

赫尔穆特·纽顿信奉“一张完美的时尚摄影作品不应该看起来像时尚,它可以像是电影的片段,一幅肖像或是留念照,甚至像一张狗仔队,只要别像时尚。”赫尔穆特·纽顿刚好对上康泰纳仕的路数,《Vogue》和《名利场》给足了他撒野的空间。本次回顾大展柏林站的展览场地便设在赫尔穆特·纽顿基金会所在的德国摄影博物馆内,现场展出的多数纽顿作品均是首次公开亮相。

摄 /赫尔穆特·纽顿(Helmut Newton,1920-2004),上图:法国乡村的酒吧式咖啡馆,1975;下图:展示伊夫·圣罗兰(YSL)的帕蒂·汉森(Patti Hansen,美国超级名模兼演员),1976

赫尔穆特·纽顿拍摄的丽莎·泰勒是他的代表作,在丽莎挑衅的姿态和眼神中,传统时尚摄影的优雅荡然无存。纽顿这组刊于1975年《Vogue》上的专题摄影因其对传统性别角色的颠覆而招致骂声无数,甚至连专题名都十分“招骂”——《The Story of Ohhh...》——“黑红”的流量密码算是被纽顿整明白了。

《丽莎·泰勒》(Lisa Taylor,1951年至今),摄 /赫尔穆特·纽顿(Helmut Newton,1920-2004),1975

著名德籍服装设计师、“老佛爷”卡尔·拉格斐与赫尔穆特·纽顿是挚交知己:“纽顿是个天才,因为人们一眼就能认出他的作品。”

《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1933-2019),摄 /赫尔穆特•纽顿(Helmut Newton,1920-2004),1979

《时代》杂志则给赫尔穆特·纽顿贴上了“怪奇之王”(The King of Kink)的标签,“怪奇之王”对此并不奇怪且欣然接受:“我对「没品位」(bad taste)兴趣浓厚,它比那种假象中的「有品味」(good taste)令人激动得多,后者不过是人们看待事物的一种标准化方式罢了——我讨厌「有品味」,这对一个创意者来说是最糟的事。”

放眼大展全场,赫尔穆特·纽顿的“怪奇”风格绝对是出类拔萃独一档的存在,不过他也有同道中人,即+法国摄影师盖·伯丁和美国时尚摄影师黛博拉·图贝维尔。黛博拉·图贝维尔是离经叛道三人组中唯一的女性,她将现代社会的心理崩溃投射到她“梦幻而神秘”的时尚摄影中。无论是黛博拉还是纽顿,他们对时尚摄影的改造及其潜力的探索手法至今仍被21世纪最优秀的时尚摄影师们广泛使用。

在黛博拉·图贝维尔的时尚摄影中,她试图避免“刻板的魅力”:“让我拥有拍摄的不是那些所谓的‘完美女孩’,我更喜欢那些在光鲜外表下具有内里深度的拍摄对象。”在这个行业中,模特长期被视作“色调鲜明的时尚单品”,但她们不应只是、也绝不应是“花瓶”而已。

《劳伦·赫顿》(Lauren Hutton,1943年至今),摄 /弗朗西斯科·斯卡瓦洛(Francesco Scavullo,1921-2004,美国时尚摄影师),1975

美国模特及演员劳伦·赫顿就是黛博拉·图贝维尔最想拍摄的那类对象。这位美国南方姑娘出生时,父亲正驻扎于二战的欧洲战场,二战一结束,父母就离婚,劳伦·赫顿此生从未见过她的生父,而当母亲再婚后,继父也从未正式收养过她。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劳伦·赫顿成为首批考入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学生,转学后依旧拿到了文学学士的学位。1960年代中期,独自闯荡纽约的劳伦·赫顿开始了模特生涯,却因大牙缝而被各路模特经纪人“嫌弃”。劳伦并未听取他们的意见去修补自己的牙缝,而是保留了自己的“不完美”。1968年,劳伦登上香奈儿的广告。这组让劳伦成名的广告由美国时尚和肖像摄影师理查德·阿维登拍摄,后来《纽约时报》发表其讣告时,称赞理查德·阿维登的“时尚和肖像摄影辅助定义了美国过去半个世纪的风格、美丽及文化形象”。

《理查德·阿维登》(Richard Avedon,1923-2004),摄 /欧文·佩恩(Irving Penn,1917-2009),1978

1973年,露华浓公司与劳伦·赫顿签下当时模特行业史上最大的一份合同,劳伦因为这份合同而成为业内抢手的“封面女郎”,破纪录地26次出现在《Vogue》的封面上。1999年末,56岁的劳伦作为13个“现代缪斯”之一登上《Vogue》美国版千禧年特刊封面。

至此,康泰纳仕回顾大展「时间轴:20世纪的摄影瑰宝」定格在了被誉为“20世纪最时髦的1970年代”,这场从上世纪穿越而来的摄影时空之旅就此告一段落。一张张摄影作品聚集成展,组成了一幅二十世纪名人偶像全景图,也编成一本记录文化和社会演变的历史图册。

展览并未说明为何会将回顾的脚步在1970年代停止,很可能只是因为展览方仅购得这一时段的作品版权。不过也可以有另一种更浪漫的解读——翻阅1980年代简史:IBM公司推出世界上首台个人电脑,摩托罗拉推出世界上第一款手机,先驱者10号成为首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物体,微软发布Microsoft Windows,苹果公司注册申请手机专利,东欧剧变,柏林墙倒……种种发展与变革,使得1980年代更接近“当代”、更接近我们所生活的“今生”,而与之相比,1970年代之前更像是过往的“前世”——今生未完待续,前世尚可回眸。

展览现场的尽头是由康泰纳仕出版集团旗下刊物历代封面组成的杂志墙,在数字时代早已到来的此时此刻,这些经典封面尽是流光七十年的岁月痕迹,亦是传统媒体黄金时代的“前世”最迷人的回眸。(完)

(本文配图除*星标注释外,其余均为展览现场作品)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