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时间过程中的境界显现董枫个展将在大连展出


2018年9月28日,《苹果:董枫2005-2018作品展》即将以数万件作品亮相于大连中山美术馆主展场,同期还将举办董枫作品的学术研讨会。展览将于9月28日起在大连中山美术馆7个展厅开展,展期持续1个月。同时在大连大学图书馆和万和祥茶文化空间也将做分场展览,展出面积共有2万多平方米。这不仅是艺术家董枫自2005年以来十四年的辛勤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现,同时也是大连艺术界近年来不多的一次艺术盛会。


《苹果》陶瓷、玻璃钢,尺寸可变,2005-2018年

董枫自198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之后,一直在大连大学美术学院从事艺术专业教育工作至今。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董枫一直从不间断地从事着自己的独立艺术创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几十年如一日地通过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独立思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在从事教师工作的同时,作为一个女性,董枫还是一位称职的母亲。所以,正是在作为老师和她的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以及作为母亲在养育生命的体验中,董枫有了对于时间这一概念有了深刻的体会。故此,时间的线性展开方式和它的丰富内涵,构成了董枫思考社会、人生的一个重要支点。


《苹果》陶瓷、玻璃钢,尺寸可变,2005-2018年

“苹果”是董枫自2005年至2018年这十四年中所创作的作品的总称。期间,经过反复的草图构成和材料、工艺实验,林林总总,作品的个体总数近万件。但是,如果从作品的整体性和时间的连贯性而言,我们又可以说她这十四年只做了“一件”作品。所以,解读董枫这十四年的创作或劳作,不能仅仅将“作品”定义为通常意义上的物质实体的“结果”。“过程性”,以及随着过程性而展开和衍生出来的各种意义,或许是董枫的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大苹果NO.48-59》十二联之一,纸上水彩, 300x100cmx12幅, 2012年

所以,如果要走进她的作品,必须要同时记住她另外两个身份,教师和母亲。教师的责任是引领学生进入一种境界,而母亲的角色则是养育生命。体验境界和感悟生命,这既是董枫这十四年的勤苦创作最终要达到的结果,也是她自更早以来作品的一贯方式。如果从这个角度而言,对于董枫而言,观众所能看到的有形的“作品”仅仅是一个载体,而通过这个载体所要承托的正是看起来无形而抽象的时间和生命的价值。


《大苹果NO.128-139》十二联之一,纸上水彩,270x90cmx12幅,2014年

董枫早在1997至2004年所创作的《巢》系列曾经分别于中国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以及在大连巡回展出,在国内艺术界取得了巨大的反响。而在巡回展览和相关的学术活动结束后,董枫并没有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利用这种已经建立起来的影响去钻营市场和关系,而是又回到了自己平凡的教育岗位和生活空间,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又“清空”自己,从零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艺术方向。

如果说董枫在《巢》系列的创作中已经使自己走上了一条孤独的艺术之路的话,那么在《苹果》系列中,她又用了十四年的时间把自己逼进了一个没有退路的“单行道”。表面上看起来,董枫在这十四年的时间里通过不间断的劳作,又将那些或许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细节”无休止的苛求下去的方式,似乎用这种“自己没有止境地惩罚自己”的过程,让自己成为了那个受到了神的诅咒而无望地将滚落山底的巨石不断重新推上山顶的西西弗斯。这看起来是宿命式的看不到希望的悲剧,但是,正像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所得出的结论那样:“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乐”,因为“向着高处挣扎本身足以填满一个人的心灵。”


艺术家工作室现场

正因为有着这种“向着高处挣扎”的内心冲动,使人的生命意义具有了一种境界和高度。而与之相反的,则是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一书中提出的“单向度人”概念: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一种“单向度社会”,而活动在其中的是只有“单面思维”的“单向度人”。他们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只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纯然而盲目地接受现实,将自身完全融入现实。这样的人不会去追求更高的生活,甚至没有能力去想象更好的生活。所以说,董枫这十四年的西西弗斯式的“无谓之劳”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将自己逼进一个没有退路的单行道的方式,来警示自己和众人不要成为那种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一味认同和沉溺于物质化现实的“单向度人”。

闻一多曾经在谈到现代白话自由诗体与诗歌格律的关系时用“戴着镣铐的舞蹈”来作为比喻。而这个比喻似乎也说明了董枫的创作轨迹和艺术行为特征。也就是说,在董枫所有的作品中,具象形象造型本身的视觉意义象征系统,以及组成这些形象造型的“基本形式元素”和组合这些基本元素的“基本规则和秩序”所构成的抽象性形式意义系统,这二者一直是并存着的。它们一起构成了就像苹果的果核和果肉之间的关系,从董枫看来,偏废于任何一端都是不完整的,都不是生命和它的时间形式以及意义呈现之间不可分割的混沌状态。


艺术家工作室现场

正因为董枫作品的基本构成方式是由对于时间性体悟,进而进入到了一种关于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境界的思考。那么,对于自己这批历时十四年创作的作品,接下来将进行的一系列国内外巡展的首展地点的选择,董枫认为还是要回报养育了自己几十年的母亲城市——大连。同时,这个活动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展览,对于大连艺术界而言,也是一个集体精神的亮相。这样,才能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显现出一种知识分子应该固守的价值和境界。
在这个艰苦的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董枫得到了大连大学和社会各方面朋友的热心支持与帮助。这次超常规的创新展览由大连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和大连国际文化有限公司主办,由辽宁省美术家协会担任学术指导,展览由大连城市建设集团暨大连国际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学林任总策划,策展人是艺术国际总编、批评家、中国著名策展人吴鸿,学术主持是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易罡。


艺术家工作室现场

董枫对于价值和境界的追求,感动了有情怀的企业家。在董枫作品展筹备之初,董学林董事长在一个偶然机会得知《苹果》的故事,义不容辞地承接和操办了这次学术性作品展。他说:“董枫的《苹果》是艺术大家的创举,是大连城市的骄傲。我们就是要表达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家的尊敬,希望借助资本力量给艺术家创作带来更从容的条件,让每一件《苹果》艺术品都变得更加饱满,从而让这个大连的文化盛事吸引全球目光,让世界聚焦大连,让众人传播精彩,为大连的文化发展书写新的历史篇章。”董枫向董学林先生深表感谢。她说,这不是对她个人的资助,而是对大连文化的关切,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她对大连国际文化有限公司的支持合作,以及鲁迅美术学院、大连大学、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和大连中山美术馆程恩平馆长的鼎力相助表示衷心感谢。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