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森画廊即将在我们位于伦敦的两个空间中迎来艺术家刘小东与彼得·约瑟夫(Peter Joseph)的双个展,呈现二人近年最新的创作。
刘小东个展上将呈现其著名的机器绘画系列《失眠的重量/Weight of Insomnia》,这也是该系列自2015年以来最完整的展示。约瑟夫个展中除最新的画作外,还将配以创作前期的研究型“草图”全面呈现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两场展览的展出时间均是自1月25日至3月13日
刘小东
失眠的重量
艺术家刘小东此次的个展“失眠的重量/Weight of Insomnia"是其于里森画廊的第二次个展,将展出刘小东在过去数年间利用自动机械装置和监控摄像头创作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呈现了当前21世纪与艺术家关联的各种场景,而此次刘小东还将利用在伦敦某处采集的实时媒体数据图像,通过自动“绘画机器”把不断变化的场景和持续的人流涌动以抽象网络的复杂形式呈现在画布上,最终在闭幕式上完成这幅以伦敦为背景的“机器制造”的画作。
“失眠的重量”当中的“失眠”指的是机器可以安静地、持续地工作,不会感到疲倦或者绝望。在展览期间,这位冷静的“创造者”不论白天黑夜都在机械地完成艺术家的指令,从而产生了一种未来世界的感觉: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计算机学习将取代人完成费时费力的劳动,如此一来,或许艺术家可以更加专注于那些让他们无法入眠的事物。
刘小东《Weight of Insomnia (Beijing)/失眠的重量(北京)》 2016,布面丙烯,尺寸: 250 x 300 厘米,©Liu Xiaodong
刘小东从2015年开始尝试“失眠的重量”项目,首批作品由刘小东的长期合作伙伴、老朋友张尕策划在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hronus Art Center)展出。包括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研究与创意总监、工程师、艺术家菲托·赛格雷拉(Fito Segrera)在内的专家们共同参与了这项创作。
项目团队首先搭建了一个框架,然后在框架上安装了空白画布以及由数条钢丝绳操纵的“机械画笔”,通过控制钢丝绳的收放和颜料的流动在画布上再现了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实时画面。虽然“机械画笔”忽动忽停,不大顺畅,而且刘小东除了可以选择监控摄像头的设置地点和绘画用的颜料之外也无法完全控制其他因素,但他仍试图通过数字技术的方法探索绘画本身的敏感性。
到目前为止,“绘画机”的镜头已经拍摄过北京、上海、金城、光州、柏林、卡尔斯鲁厄和悉尼的十字路口和街道,捕捉了车辆、行人和天气变化的图像,而本次它聚焦了伦敦。
刘小东《Weight of Insomnia(Karlsruhe) /失眠的重量(卡尔斯鲁厄)》2017-2018,布面丙烯,尺寸: 250 x 300 厘米
刘小东《Weight of Insomnia (BWM Dingolfing)/ 失眠的重量(宝马汽车装配线)》2017-2018,布面丙烯,尺寸: 250 x 300 厘米,©Liu Xiaodong
刘小东《Weight of Insomnia (Gwangju) /失眠的重量(光州)》2018,布面丙烯,250 x 300 厘米,©Liu Xiaodong
刘小东对自己的画家身份和责任始终十分明了,在对象和人群的面前,他更像是在拍摄纪录片。他甚至把这种“自我监控”发挥到了极致,完成了颇具启发性的日常记录,呈现了近乎表演的绘画过程。例如此次展出的多画组作品《时间》(Time,2014),刘小东通过描绘当年者的子女的肖像表现了1980年在韩国光州发生的,当时有165名学生遇害,事件发生的地点就是现在的“5·18广场”,也是“失眠的重量”系列作品曾经拍摄的地点之一。刘小东以此尝试是否能够通过冷静的观察抓住这片具有强烈意味的地区所代表的情感。
刘小东《Time/时间》 2014, 布面油画,尺寸: 20块画布,每块尺寸为 60 x 60厘米,总尺寸: 240 x 300 厘米,© Liu Xiaodong
彼得·约瑟夫
Peter Joseph
“这些画很脆弱,它们是我情感的抒发,试图以某种意义而存在。我只想真诚的活着,或许我能够创作出一些其他人需要、想要或是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作品...”
-彼得·约瑟夫 2018
里森画廊很荣幸能够呈现英国艺术家彼得·约瑟夫一系列的新作,这也是约瑟夫与画廊合作的第十七次个展。约瑟夫是与里森合作时间最长的艺术家,在1967年画廊成立之初便为他举办了个展,而他与里森创始人尼古拉斯·劳格斯戴尔更是深交50逾年之久。约瑟夫早期以其风格简而正的几何形色域画著称,本次展览中所呈现的新作阐释了约瑟夫近期的创作实践,它们以一种更轻松的手法拓展了其早期作品的硬边结构。
约瑟夫已然90逾岁高龄,但仍坚持每天在位于英国科茨沃尔德丘陵地带的家中作画。这些画在最后走出工作室进入展厅之前均经过他的一番深思熟虑,本次展出的新作呈和煦且柔和的蓝绿色调,在自然映像与抽象抒情中很好的寻得平衡,于他而言,非作画而别无他法能够体现其对生命的感悟与抒发。
Peter Joseph《Black,Yellow, Blue, 2 pinks and Turquoise》, 2016,布面丙烯,尺寸: 137.2 x 111.8 厘米,摄影: Jack Hems© Peter Joseph
Peter Joseph,《Dark Blue, Lemon and Pink》, 2017,布面丙烯,尺寸: 137.2 x 111.8 厘米,摄影: Jack Hems © Peter Joseph
受大自然和古典建筑的启发,约瑟夫用与建筑草图相似的概念来处理他的绘画。展出新作的始绘之初是他对画布与彩纸碎片的研究,而后,他会选择两种或以上的或互补或形成有趣对峙的色调,继而根据这些创作伊始的“草图”调配相应的颜色淡淡的一遍遍覆之于画布。就如约瑟夫曾道:“于我而言,这个过程就像建筑师们先画二维建筑草图再在现实的三维空间中将其实现那般”。本次展览亦将展出约瑟夫的这些前期创作研究,以更好更完整的表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纽约艺评人与策展人亚历克斯·培根(Alex Bacon)先生在约瑟夫最新的画册中为其撰文并称:“万物之聚散,动而能于其中存有一种永衡的感觉正是约瑟夫新作吸引观者的地方,这也正如我所想那般——即便他是凭本能直觉来创作的——他判断画作成败的关键。观者应从艺术家创作本初出发来感受这些画,即便完全理解或许需要经过一番思辨。约瑟夫绘画的手法和观者于其之感受都是极具浪漫的——它们暗示的是我们对感官世界的体验,而非单纯的形状表象。
Peter Joseph《Two Blues and Light Blue》, 2017,布面丙烯,尺寸: 137.2 x 111.8 厘米,摄影 Jack Hems© Peter Joseph
Peter Joseph《Blue, Red, Pinks and Light Grey, October 2017》, 2017,布面丙烯,尺寸: 116.8 x 96.5 厘米,摄影 Jack Hems © Peter Joseph
Peter Joseph,《Brown, Yellow Two Blues》, 2018,布面丙烯,尺寸: 116.8 x 96.5 厘米,摄影 Jack Hems, © Peter Joseph
关于里森画廊
里森画廊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和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当代艺术画廊其中之一。于1967年由尼古拉斯·劳格斯戴尔建立,它开创了早期最重要的极简和概念艺术家生涯,如艺术和语言、卡尔·安德烈、丹尼尔·布伦、唐纳德·贾德、约翰·莱瑟姆、索尔·勒维特、理查德·朗和罗伯特·雷曼等等。在它的第二个十年中介绍了英国和欧洲的一代重要的艺术家,当中统称为新的英国雕塑家,包括安尼施·卡普尔、理查德·迪肯、施拉泽·赫什阿里、朱利安·奥培和托尼·克拉格。透过两个在伦敦和两个在纽约的空间。画廊支持和开发的59位国际艺术家包括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阿洛拉和卡尔萨迪利亚、艾未未、娜塔莉·杜尔伯格和汉斯·伯格、瑞安·甘德、哈龙·米尔扎、刘小东、宫岛达男,若什德·若娜、佩德罗·雷耶斯和圣地亚哥·西耶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