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至4月7日,艺术家张晓刚迄今于成都首次具回顾性质的个展《虚妄之镜》在成都复星艺术中心举办。展览于今日正式开幕。展览通过艺术家一系列在不同创作时期与文学意象关联相映的代表作品,以及日记、随笔、书信、草图,影像等私人笔记,呈现艺术家保存记忆与对抗遗忘的两种方式——图像与书写,并将文学作为接近张晓刚内心之镜与艺术之境的介质与目光,籍此以窥见其图像风格背后的人格,探究是怎样复杂交错的文化谱系构成了艺术家的精神史,其作品中以隐喻和象征搭建的时空画面又是如何达成。作为张晓刚儿时长期生活的第二故乡及其创作时期的重要成长地,《虚妄之镜》将特别呈现张晓刚为本次展览创作的全新画作,并以现成品与拾得物,在成都复星艺术中心特别打造的“楼梯间计划”中还原其关于成都的记忆。
展期:2024年1月6日至2024年4月7日
开幕:2024年1月5日
地点:舍得·成都复星艺术中心
展览以张晓刚创作于不同时期的四副自画像作为开端——始于1983年的木板油画《自画像》,终于艺术家为本次展览全新创作的作品《光16号》。在1983年的《自画像》中,年轻的艺术家眼神迷茫,在对外部世界发起质询的同时亦充满期待。在本次展览的同名作品《虚妄之镜》(2016)中,一张典型的中国人脸庞将生命之光、梦幻气质与疏离角色折射在张晓刚笔下标志性的目光里,在此,艺术家既向着自己的过去告别,同时也开启了自我艺术生命的新历程。
《自画像》,1983年
木板油画
45.8 cm × 34.8 cm
《虚妄之镜》,2016
布面油画
60 cm × 50 cm
“蜉蝣日记”单元呈现了艺术家隔离期间创作的图像日记,将其在过去三年间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显化的生命体验与内心独白,全然向观众敞开。如同卡夫卡在1916年搬进黄金巷22号小屋,特殊的隔离经历为张晓刚构筑了一个心理空间与现实空间相交的超现实领域,在这其中,张晓刚将熟悉的日常物陌生化,使其在图像的剧场中表达非物理性的全新意义。“蜉蝣日记”中的每一件作品都经由手撕纸张的再度拼合、刻写和浸染并最终完成,纸张物质性与象征意味的凸显在此化身成为某种对书写痕迹的“增补”,以及对画面叙事的现实延展。
《蜉蝣日记:2020年7月10日-对话》,2020年
纸上油画、纸张、杂志拼贴
79.5 cm × 99.5 cm
“蜉蝣日记”中连续与回旋的结构、内心独白的表达形式,及其所呈现出的真实与想象在记忆空间中的戏剧冲突,在张晓刚的早期代表作品《黑白之间的幽灵》(1984年)中已展现端倪。在这组由十六幅铅笔素描组成的系列中,年轻的艺术家将患病住院期间的日常所见变为画面上幻影之间的对话,“以一种奇特的清醒来描绘他们转瞬即逝的对存在的坚持”,只不过在“蜉蝣日记”中,身体的病痛转移为心理的煎熬,是艺术家对过去三年切肤之感的一次密集输出。
《蜉蝣日记:2020年2月22日》,2020年
纸上油画、纸张拼贴
54 cm × 73 cm
《蜉蝣日记:2020年5月6日-镜中的恶魔》,2020年
纸上油画、纸张拼贴
79 cm × 100 cm
《蜉蝣日记:2022年5月8日-悬浮》,2022年
纸上油画、纸张拼贴
97 cm × 150.5 cm
“酒神与日神的悖论”单元呈现了张晓刚90年代的“手记”与“重复的空间”系列作品,以及更为近期的“睡眠”、“舞台”与“光”系列,借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经典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对于精神与感知如何相互成就的探索,辨识出贯穿张晓刚整个职业生涯的相互矛盾的两个自我。
《手记5号》,1991
布面油画
100 cm × 85 cm
《重生2号:重生之礼》,2016年
布面油画
180 cm × 230 cm
六米巨制《舞台3号:城堡》以卡夫卡晚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城堡》命名,暗示了一个介乎无边界的连续风景和封闭的室内舞台之间的、暧昧的阈限空间。在十余年的时间中,这张画一直默默立在张晓刚工作室的一面墙上,经历反复的修改,打磨,逐渐接近艺术家心中的理想:在绘画平面上创造一个看似真实又充满悖谬和荒诞的世界,一个梦与现实之间的临界状态。
《舞台3号:城堡》,2020年
布面油画、纸张、杂志拼贴
260 cm × 600 cm
从早期作品使用的半侧光,到晚近作品将光源打乱,作为客体的光在“光”系列中最终成为主体与物件直接发生关系,观看的视觉注意力随瘢痕般投射在皮肤上的光线被放大,张晓刚说:“光斑代表了我。它似乎是一种痕迹和印记,比较暧昧。或许是时间、伤害或者符号化的记忆,用以表达一种微妙的情绪……艺术就是与自己相处、与‘神’对话的某种日常。”
作为成都复星艺术中心的特别策划,艺术中心的一至三层楼梯间将被转换为卡夫卡笔下虚幻与现实交错的魔幻长廊,以艺术家日记、随笔、草图和书籍等形式呈现张晓刚自1970年代以来创作作品背后的精神轨迹,并以椅子、台灯等张晓刚作品中时常出现的元素以及其他日常用品与拾得物,为其创作中的时代记忆作出提示,并还原艺术家生活化的点滴。今年年初,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和复星基金会共同发起“楼梯间计划”公共艺术项目,该项目旨在跳脱出主流艺术系统框架的束缚,探索艺术自主性和交叠延展的可能。
《黑白之间的幽灵》,1984年
纸上素描
19 cm × 13.8 cm × 16
展览的最后一个单元 “来自夜晚的来信” 集中呈现了张晓刚的纸本创作,包括始于80年代末的《遗梦集》,这批画作受法国象征主义画家奥迪隆·雷东(Odilon Redon)的影响,在绘画中尝试神话性空间的营造和高度梦幻的场景铺陈,在幻想与现实、模糊与清晰的边界线之间跳脱出常规的桎梏,诉说虚幻和神秘的矛盾美学。寓言式的作品《忘川》借用一个中外皆有的神话,暗示主体在“去图像化”和超越一切现成审美认知经验与秩序的过程中失忆与记忆的辩证关系,奥地利诗人莱纳·玛利亚·里尔克(Reine Maria Rilke)忧伤的祷文《杜伊诺哀歌》在此与之呼应。
《忘川》,1989年
纸本油画
54 cm × 39 cm
《渴望生活——凡·高的艺术生涯》《亲爱的提奥》《德拉克罗瓦日记》《密茨凯维支诗选》《禅与心理分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张晓刚与文学的紧密联系决定了他如何体验和解释其身处的世界,并且成为一个不止于绘画的视觉思想者。文学在本次展览中的意义并非为了展示其阅读史,而是去呈现一个人的感知和思维转译成图像语言后如何与文学遭逢。绘画与文学世界的互为镜像 ,就像普鲁斯特所说:“我们在一个世界里感受,在另一个世界里命名”。
卡夫卡创造城堡山脚下的村庄时,心中所想的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而人们从中辨识的是另一座村庄,是自己的隐秘记忆中的村庄。艺术的镜像反复折射直到人们捕获记忆,直到认清事物和情感的轮廓,城堡就算无法抵达,人们仍然会为抵达自己而活。张晓刚生长于斯的中国经验,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个人的,这些经验决定着他独特的心灵感受,也注定了他不会跟随和复制已存的任何语言模式。而观众会在他独创性图像的悖谬关系里,在这些眩晕失重的寓言中,认出自己的记忆、历史和国度。
开幕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