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In·Formation
展期:2022.04.21 -2022. 05. 19
艺术家:卜云军、郭赛、李易纹、刘桐、
马海蛟、席丹妮、张新军
策展人:张宗希
艺术顾问:梁舒涵
信·息 展览现场
4月21日,蔡锦空间新展“信·息 In·Formation”开幕,展出卜云军、郭赛、李易纹、刘桐、马海蛟、席丹妮、张新军7位艺术家不同形式的创作。展览试图通过探索“信息”这一矛盾的概念,继而关注信息时代有关交流方式的流动与变化,以“对一个书架的交替阅读”为主题的对谈直播也将于4月23日下午举行。
现场展出作品及阐述
郭赛作品展览现场
郭赛 《见者的书信——致敬博伊斯和白南准》 装置影像 44’’ 23X31cm 2022
作品是针对数字文本下虚拟信息承载的“不定式”如何对其呈现的书信文本信息进行介入、并存、比照、质疑和解读。
在兰波的诗歌中,“见者”是指着眼现在又能预知未来的能士,他们可以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未知世界,也培育了比别人更为丰富的灵魂。
“见者”书信被看作是一种造成比照的文本差异,窥视书信呈现的是“不定式”数字文本的“透明”状态的边缘,也可以成为一种比照误解的选择性差异,有误解和差异就会产生质疑 。
我把浸入个人书信的行为当作一个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从传统书信媒介借用的文本信息或因“不定式”媒介浸入形成质疑的信息进行解读。
我所关注的书信不单是现实中的现成品或脱离传统机制后的陌生重组,
而是不同性质的媒介互相渗入、重构和交互比照的体系。
致敬——约瑟夫·博伊斯和白南准。
——郭赛
郭赛作品展览现场
郭赛 《track down letter》 装置影像 1’17’’ 尺寸可变 2022
书信是文本记忆的传统承载媒介。
我们来描述当今的视觉文化现象,都无法回避本雅明最先提出的对于 ——由机械技术呈现的(现在已是数码液态化的)——复制性观看。
复制技术改变了视觉信息的传播手段,给数字化的文本记忆带来“永恒”,给观者和视觉形态的制造者带来无尽的联想空间。
《视觉文化导论》的作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 把费尔南多·奥尔斯蒂(FernandoOrtiz)提出的跨文化理解为:“对一种新文化的某些方面的获取,某些相对旧的文化的丧失”, 和“分解这些新旧文化的碎片,把它们粘合成一个完整程度不等的躯体。”
在我看来,“track down letter”,从文本中予取予求,不仅仅是媒介形态的移植,更多的是在剥离中去延伸或者突破原有的文化定义,解构原有主题,形成文本碎片及记忆延伸。
一方面,“track down letter”取代了传统文本(书信)记忆,
另一方面,涉及到文本记忆或想象却变得越来越具有迁移性和不确定性。
在当代视觉艺术的创作中,我总是倾向于在某种文本解构的冲突或边缘上,寻找突破的可能性。
track down letter,结果或许是不可修复的纸质书信的折痕。
——郭赛
郭赛、卜云军作品展览现场
卜云军 无题 艺术微喷 136x100cm 2019
这批作品拍摄的是一些在水的作用下形成褶皱的白纸,水和纸之间形成的这种紧张关系是我所关心的。我的大部分作品都在处理这些微妙的关系,我想我是把的东西投射在这个上面了。
——卜云军
马海蛟作品展览现场
作品源于艺术家偶然收集到的一封家庭信件,信件内容隐约反映出不同代际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与困惑。从这封信出发,作者试图再现信件所指涉的家庭状态,并由此以“伪纪实”方式塑造三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青年的服役士兵、患有眼疾的中年生意人与信仰教的老年知识分子”,分别对应着三个代际,围绕“家庭性”的变迁乃至瓦解而折射中国当代社会中个体的生存状态。延续其以往的影像风格,纪实感、摆拍、场景重现、画外音等手法恰当地运用至作品中,以耐人寻味的细节与表现性的风格营造出诗意的氛围。这件作品与信件等相关实物共同呈现。
张新军作品展览现场
张新军 《南阳》材料:木 书 纸浆 尺寸:190×39×18cm;108×11×2cm 年代:2022
一件旧家具携带着使用者的信息,它具体到每一处磨损或难以名状的气味,从不同的地址到不同的人,它一路航行。从书架到小船,使物从一种符号过渡为另一种符号,它像一种七巧板游戏,拆解——拼接,不变的是物本身,以及它的过往历史,或是来自某处。
——张新军
席丹妮作品展览现场
席丹妮 《笨船》 布上油画、油画棒 146X53cm 2022
一条废木块组成的“无用”之船,具有船的形态,但并无船的实际功能,它似船而非船,在一个过于追求功用的现实环境中,它注定被遗弃,每当我经过它时,它的境遇常常会触动到我,究竟是它失去功用而被抛弃的命运赋予了船意义,还是船的虚幻的指义使我们忽略了行动道路上的笨拙和真实。
——席丹妮
席丹妮《去年冬天》 布上油画、油画棒 53X73cm 2017
一个快递纸箱经运输,分流到达目的地,收件人拆解,丢弃。这个纸箱最终具有了型态或一个系统的痕迹。而这一过程也是雕塑(动词)过程,通过这些物体我们看到了背后的行为,任何个体或集体,塑造的平庸之美。
——席丹妮
李易纹?《多余的知识-3》布面丙烯 150X150cm 2022
我偶然间瞥见堆叠在工厂里的金属边角料,看起来像是一摞书,我脑子一下闪现出《多余的知识》这个作品的名字,并把这些废铁作为我绘画的对象,在画的时候我竭力的把它们描绘成书的样子,又泛着金属的光泽。它们也像是这个信息碎片爆炸时代里无人问津的过剩知识,蹲在角落里自怜自艾却也不卑不亢。
——李易纹
刘桐 《祖先的遗产》 亚克力 110X76X20cm 2022
原本的书架是老旧,厚重的,有过去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沉重感。它曾经承载和中转过许多信息,而这些信息,亦是旧日的,这样的一个物品,强烈的暗示着过去的一个时间段、一个大约的时代。
每当面对旧物,我都会想起那超越基因与语言文字的传承——在情绪与记忆层面,代代传递的苦难与遗憾。而我意图消解掉那个时空中沉重的部分,令它的存在变得轻盈。并非为了遗忘,而是为了跳出旧有的窠臼,客观而平淡地,在当下的立足点直视那些曾经存在过的事实,而不被其裹挟而去。
我按照原书架的形制,一比一复制了一个轻薄的亚克力材质书架,这种在新时代被普遍使用的材质有着工业化、快捷轻巧的特点,而它的透明或半透明特质,又使其接近空无。这又再次诠释了书架这个物品的本来面目:它是一个未被定义的中转站,你可以在上面放任何一种书,甚至任何一种东西。
——刘桐
刘桐 讲故事的人 现场
作品构成:
1、讲故事的人(艺术家本人)
2、水墨图轴
3、羽毛或花朵
4、桌椅
方案阐述:
文字承载着信息,而信息的最终归宿应是人,也就是说,被读取。书写与阅读,最终都会回到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分享。
因此这件作品的主体就是人——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
作品的灵感来自读写并不普及的时代所特有的一种职业说书人,试图通过讲故事这一行为重建一种从人到人的直接联系,同时也是当代的我们与上古民族神话的直接联系。
艺术家要讲述的故事取材于中国上古神话传说,观众通过一种传统的随机选择方式(抛花)确定要讲述的故事。
讲故事的流程如下:
1、观众向绘制了各种神话代表人或物的图轴抛花,花朵或羽毛所落的图像,即是要讲述的故事。
2、观众可以选择坐,或者站立等任何一种姿势听故事,而艺术家也采取和听众相同的姿态讲述。
3、双方要遵守的承诺:讲完、听完。
——刘桐
附注:
1、抛花,是一种在民间市井或者正统宗教仪式中都存在过的选择方式,它是一种共时性原理,其内涵是,看似随机出现的结果,其实与当事人自己有某种必然性的关系。
2、听者与诉说者采取相同的姿态,这里表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完全对等,这是在一对一关系中的相处方式。而讲故事与传统的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的说书并不同,它是一种一对一、私密的,有亲密性的人际互动。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展览现场
开幕合影
对谈活动在艺直播
对谈直播LIVE:2022.04.23 15:00 (在艺APP)
主题:对一个书架的交替阅读
主持人:张宗希、张新军
嘉宾:阿改、卜云军、郭赛、李易纹、梁舒涵
刘桐、马海蛟、席丹妮、于一爽、张一
蔡锦空间Cai Jin Space
798艺术区七星东街E03楼北单元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