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形式之中的先锋艺术

法国先锋艺术与设计巨匠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西蒙·汉泰(Simon Hantaï)和夏洛特·贝里安(Charlotte Perriand)的联展“自由形式”(Freeform)将于2018年2月2日亮相伦敦泰勒画廊(Timothy Taylor)。三位艺术与设计大师的创作涵盖绘画、雕塑、家具和跨媒介探索,展开了一场形式结构和有机形态之间的对话。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3月29日。

深受平等主义和平义思想影响的夏洛特·贝里安(1903-1999),相信设计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社会层面带来积极的影响。学生时代的贝里安就拒绝附和当时流行的“布杂艺术”风格,在24岁时加入了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工作室,开始追求精神与物质价值并重的现代主义艺术。

在加入柯布西耶工作室之后,贝里安逐渐创作出她的“自由形式”家具,树立了一种全新的强有力的设计方法。通过汲取自然界物体的形态灵感,贝里安设计出一种忠于功能性、保持原材料本真性,并符合姿态的家具风格。


Charlotte Perriand, Pine tree dining table, Pinetree, Table: 28 3/4 x 78 x 331/2 in / 72.5 x 198 x 85 cm, Extension: 28 3/4 x 39 x 33 1/2 in / 72.5 x 99 x 85 cm ©Marie Clérin / Laffanour Galerie Downtown Paris

贝里安的第一款“自由形式”桌子完成于1954年,是为她在巴黎蒙帕纳斯区的小工作室量身定做的。贝里安的传记作家雅克.巴萨克(Jacques Barsac)曾解释道:“自由形式本身展现了一种诗意的功能主义,每一种形态都忠实于其本身的用途和制作方法,同时又保持了结构的自由。”

与贝里安对设计和周遭环境的有意识思考不同,以创立“原生艺术”闻名的艺术大师让·杜布菲(1901-1985)的作品更像是被一种生产性的无意识所驱动着。此次展出的杜布菲作品与他于1962年至1974年之间创作的作品系列“乌尔卢普”(Hourloupe)密切相关。杜布菲的自动性探索,最初是在纸上描绘勾勒各种各样的“细胞”,每一个细胞形状即是独立的个体,又是更大结构的组成部分。


Jean Dubuffet, Amoncellement à la Corne, 1968, Vinyl paint on epoxy resin, 22 x 23 1/2 x 18 3/4 in. / 55.8 x 59.6 x 47.7 cm ©Jean Dubuffet. Courtesy Private Swiss Collection.

随着“乌尔卢普”系列的发展,单纯的图形变得越来越具实体形状,进而发展为大量的聚苯乙烯雕塑,聚苯乙烯材料是杜布菲的最爱,因为它可使“光线有层次地散射”。杜布菲解释了他为何想要为“这些不受限制的图形赋予纪念意义的维度,这些图形跳脱了通常作为支撑的纸质的表面”。从纸上作品到三维空间的转变过程中,杜布菲试图激活一种诉诸理性的回应,即观众不仅仅是站在图像前面也是在图像的里面,被梦幻和现实的力量裹挟。这样的雕塑作品揉杂了自然与人工的理念。简洁的颜色与线性的轮廓保留了与图形勾勒之间的联系,同时触手可及的物体呈现出介乎自然风景与建筑之间的合成美。

“乌尔卢普”系列的一个定义性特征就是对物体、空间与人物之间存在延续性的信念的展示。正如西蒙·汉泰的画作《摩恩》(Meun)就是运用艺术家本人创造的“折叠画布法(pliage)”技术制作而成,呈现出大胆的,无定形的随机图像。

西蒙·汉泰(1922-2008)是战后欧洲抽象艺术领域一位极为重要但未被充分认识的大师。1960年,西蒙·汉泰首次创造了折叠法技术,即将画布折叠,然后用颜料浸染。当画布被展开时,也是画作第一次被揭晓的时候,正相和反相的空间就被随机的浸染创造出来。汉泰曾讲解了他如何绑住“画布四角,打一个大结,在粗布包的中间用一条绳绷紧着它”。与最初的折叠法作品不同的是,此次的作品《摩恩》并没有中心点和对称轴;形式是自由的,解读是开放的,而大胆的图像暗示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承载了画作自发性的概念产生。


Simon Hantaï, Meun, 1968, Oil on canvas, 89 x 73 5/8 in. / 226 x 187 cm © Archives Simon Hantaï. Courtesy Timothy Taylor, London. Photo: Damian Griffiths.

《摩恩》画作是汉泰从巴黎艺术圈撤离并放弃作画,沉寂一年之后的所做的作品。1966年,他搬去了枫丹白露森林的一个小村庄摩恩,新环境带来的新生能量打断了这段沉寂,新鲜的工作室,优越的采光,为他发展折叠法注入了新的能量。正如汉泰所解释的:“折叠源自虚无。只是你必须把自己摆在一个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东西的位置上;把自己放进画布。你可以在不知道画布边际的情况下填涂它。你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停止。”

夏洛特·贝里安(Charlotte Perriand)

夏洛特·贝里安(1903-1999)是公认的现代文化先锋运动早期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与建筑师之一。20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她在勒.柯布西耶工作室创作的钢质、铝质和玻璃家具,宣告了“机器时代”的美感被引入室内设计领域。之后,贝里安继续试验新的材料,创作实用与美感相平衡的大众家具。贝里安的代表作品有椅子LC2 Grand Comfort,长椅B306。伦敦设计博物馆与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都曾展出过她的作品。

西蒙·汉泰(Simon Hanta?)

西蒙·汉泰(1922-2008)出生于布达佩斯附近的比亚地区,1948年移居法国,在法国工作生活直至2008年逝世。汉泰在法国度过了一段成功的人生,曾艺术家生涯巅峰时期,曾于1982年代表法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2013年,巴黎蓬皮杜中心为其举办了一场回顾大展,将他的卓越艺术贡献呈现给新的观众。2014年,他的回顾展陆续在包括布达佩斯的路德维希博物馆和罗马美第奇别墅在内的欧洲各地展出。从巴黎现代艺术馆,蓬皮杜中心,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再到华盛顿赫施霍恩博物馆与雕塑园,汉泰的作品时常在国际公共或私人展览上展出。

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

让·杜布菲(1901-1985)因创立“原生艺术”而闻名,原生艺术是指产生于学院艺术界限之外的艺术,杜布菲支持对艺术、文化和社会现状进行持续的拷问。终其一生,杜布菲都在挑战既定的规则和习俗,也因这个原因,他的作品强大而意义深远。在杜布菲的一生中,他的回顾展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62);伦敦泰特美术馆(1966);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1966);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1973,1981)等在内的12家博物馆举办。杜布菲的作品被世界上超过五十家的博物馆收藏。

关于泰勒画廊

20年来,泰勒画廊 (Timothy Taylor)从对战后欧洲抽象艺术的关注出发,以多元的艺术版图囊括了几代艺术家。画廊目前代理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汉斯·哈通 (Hans Hartung)、西蒙·汉泰(Simon Hanta?)、谢尔盖·波利雅科夫 (Serge Poliakoff)等已故国际著名艺术家的遗作;其历史谱系通过肖恩·斯库利 (Sean Scully)、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约瑟芬·梅克塞泊(Josephine Meckseper)、爱德华多·特拉萨斯(Eduardo Terrazas)、丁乙、艾迪·马丁内斯(Eddie Martinez)、阿芒·埃洛扬 (Armen Eloyan)、扎德·达乌德 (ShezadDawood)等当代艺术家得以延续。

2016年9月23日,泰勒画廊还在纽约成立了新画廊“16x34”,与伦敦总部遥相呼应。“泰勒 16 x 34”以其空间占地面积命名,占据了切尔西艺术区核心位置一幢独栋建筑的底层,将过对泰勒画廊20年历史的总结和集萃,为新老艺术家举办联展或个展。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