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猪笼草(N. campanulata),一种独特的热带食虫植物,原产于婆罗洲。其拉丁学名“campanulata”源自“钟形”,描述了这类植物捕虫笼的独特形状。然而,由于1983年的一场森林大火,这种珍稀植株的自然栖息地被毁坏,至今仍未确定其是否在其他地区有分布或已灭绝。因此,它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单。
风铃猪笼草外观上具有短小、圆柱形的茎,可长达20-50厘米,叶片革质,无柄,呈剑形至披针形,最长可达12厘米宽2厘米。叶尖呈圆形,有轻微盾状突起,与茎基部相连,其两侧各有一到三条明显纵脉,但羽状脉不易察觉。捕虫笼较短而硬,不超过4厘米,呈钟型结构,为黄绿色,可高达10厘米直径5.5厘米;翼部分转化为一对突起,而捕虫笼内仅下四分之一区域是腺体区;唇部窄且变成一排小齿;盖子则椭圆至长椭圆形无附属物,并通过1毫米长的唇颈与唇连接。
风铃猪笼草通常沿地面生长,每株多个生长点汇聚形成丛生的群落。在潮湿且覆盖着青苔的地面石灰岩壁上,它们以300-500米海拔为最佳生态环境。此外,它们似乎是低地品种,不适应更高海拔地区。
尽管1991年底至1992年初所有野外分布均消失,但在1997年,一位研究者李晨发现它们重新出现在沙捞越古农姆鲁国家公园内石灰岩壁上的一个地方。这次发现暂时挽救了风铃猪篮草免于灭绝的命运。不过,由于缺乏足够数据和证据,该物种目前依然被视为濒临灭绝状态。
关于分类问题,一些科学家认为风铃猪篮草与苏门答腊特有的无刺猪篮草(N. inermis)存在近缘关系,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这两者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株型和捕虫器械,还包括它们原生地在地理隔离中,以及生活环境差异——风铃猪篮草栖息在低洼石灰岩壁上,而无刺猪篮草居住在更高海拔1500-2600m树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