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时间的长河中,始终如一。中国文化的魅力,不受岁月侵蚀,它以书法、绘画、诗歌、陶瓷和建筑等形式,深植于每个热爱美好的事物的心灵。
探寻这些艺术品之所以能触动人心,我们如何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呢?中国的高雅艺术都有一套共同的审美标准,能够从细节中体现宏大。紫砂壶也是如此,从古至今,一直有着大量追随者。有人因对茶艺的喜爱而喜爱紫砂壶,有人则仅因为其独特之处与美丽而钟情。
紫砂泥料丰富多样,每一种器型颜色都备受收藏者的青睐。在这样琳琅满目的紫砂壶面前,我们怎样辨别那些价值连城、值得珍藏和赏玩的作品呢?
陈传席教授提出了《赏壶六要》,为我们指明了欣赏紫砂壶的正确路径。这六要是指神韵、形态、色泽、意趣、文心以及适用。
首先,是神韵。中国古代文学中常提及的一种非言语表达的情感或者意境,这是一件艺术品所应追求理想境界。如果一件作品仅仅作为工具存在,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那么它就缺乏神韵。
其次,是形态。这包括了装饰线条和比例,也是构成整体神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把具有艺术价值的紫砂壶,其形状应该使人从外观上看到内在的情感。如果形态不佳,那么整个作品就会失去吸引力。
再来,是色泽。不同的泥料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色彩,但好的紫砂壶往往不是那种夺目耀眼,而是一种自我发光,即黯然之光,这种光泽既自然又优雅,没有过分炫耀或俗气。
接着,是意趣。这意味着作品中的含义和氛围,让人们在细微处找到乐趣,并感到有意义。一把小巧轻盈或者厚重简约的大型紫砂壶,都能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和情感反应。
接下来,是文心。这与文人的思想情操紧密相关,把诗书画中的精神融入到壶中,使其拥有生命般的情感和灵魂。一些简单但充满诗意的话语或几笔勾勒,就能散发出一种典雅宁静的情怀,让人仿佛能听到其中流淌出的智慧与哲思。
最后是适用,因为毕竟这是一件实用的东西,所以除了审美以外,还必须考虑到使用上的便利性,比如稳固无瑕,水流畅顺等等。而且,一件优秀的手工艺品,要兼顾实用性同时保持其精致完善,这才算得上是一个完整的人类劳动成果,无论是在功能还是在审美上都是符合人类需求的一个产品。当你拿起这样的一个手工艺品,你会发现它不只是一个工具,更像是一个伴侣,与你共度时光,与你分享生活的小确幸。而这种享受,不单单来自于物质层面的满足,更重要的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