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无派各领书画频道节目回看探秘名家艺术与市场行情

海上画派简称“海派”,是近代中国画坛上崛起的一个风格流派。它代表了一批力图摆脱旧格、冲破传统蕃篱的海上画人,借鉴吸收外来的艺术,标新立异,开拓了海派新画风。

海上画派诞生于19世纪中后叶。那时,上海即是西方殖民者渗透中国的桥头堡,又是中西方文明的交融点。鸦片战争后,由于“五口通商”,上海成为国内最大的通商口岸,人称“十里洋场”。于是,全国各地画坛高手纷纷云集沪上,画家之多为全国之冠。这些画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大胆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破格创新,流派自由,并形成了一股艺术潮流。

先驱性代表人物为“一赵”(赵之谦)、“二熊”(朱熊、张熊)、“三任”(任熊、任薰、任伯年)、“四大家”(任伯年、蒲作英、虚谷、吴昌硕),还有胡公寿、吴友如、吴庆云、黄宾虹、钱慧安等。这100多年来,“海派无派”的特点依然显现:没有固定的风格但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如程十发所说:“我辈虽同系‘无名’之士,而其笔墨间亦各具特色。”每位名家的作品都具有独特的情感和技巧体现。

此外,“海派无派”的市场行情也在不断变化。在20世纪初期,大多数老一辈名家通过卖字画养家糊口。但并非所有畫家都能养家糊口,有些甚至只能靠朋友或知己帮助才能维持生活。而到了80年代以来,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当苏富比和佳士得在香港开拍近现代名家的作品时,“一赵”、“二熊”、“三任”、“四大家”及其他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如张大千等人的作品成为了书籍拍卖中的亮点,这些作品不仅增添了艺术市场上的魅力,还创造了许多佳绩,比如赵之谦《花卉四屏条》以352万港元成交,或潘天寿《春塘水暖》以660万元成交等。

总结来说,从诞生至今,“海派无派”的特征包括包容性强,没有固定的风格,但每位名家的个性鲜明;市场流通性强,在不同时间段内有一批又一批的人物走红于世界舞台;拍卖场上的亮点始终是其显著的一面,不断推动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与价值。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