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工艺的“刻字”——我信奉“刻到生时是熟时”。首先要达到熟练程度,否则说明技巧还未精通。技巧熟练后,要追求生动和独特,以体现艺术家的个性。每次印刻都要有新的思考,避免形成固定的风格。
紫砂壶上的刻字是一种陶瓷雕刻,它与木石雕刻相似,是在壶壁上雕刻文字或图案。紫砂壶的篆刻分为生刻和熟刻,分别代表不同阶段的作品。
在技术层面,紫砂壶的篆刻使用五笔法:划、竖、撇、踢、捺,每一种笔法都有其独特的手法。
至于熟铸,这是指烧制泥坯后再进行篆刻。这一过程可以增强泥坯硬度,使之更易受刀。此外,不同温度适合不同的泥坯,最高不宜超过900摄氏度,以防止紫砂结晶影响篆刻。
熟铸又分手工和机器两种,其中机器包括激光和喷沙两种方式。这两者都需要电脑辅助,因为已烧结胎较硬,不适合手工操作。而手工熟铸价格较高,但藏友们往往偏好这种艺术品。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来馆内咨询老师进行现场镌凿。
激光铭文简单,只需在电脑上设计参数,然后将壶固定在激光设备上自动完成。这种方法痕迹浅显,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家都能辨别出手工与机器的差异。
另一方面,喷沙铭文则是在特殊塑料纸上先行打印文字,再粘贴到壶上揭去文字部分,用喷沙机打出深槽。这一方法比激光更为明显,与手工也有所区别,如沟壑与河床般不同,让新人难以分辨。
最后,还有顾涛先生《双线圆壶》的作品,他通过细腻的手法展现了艺术家的才华,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美好的视觉享受。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学习着如何将“生时”的技巧转化为“熟时”的艺术品,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传统与创新之间那条微妙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