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紫砂艺术的世界时,很少有人注意到其中蕴含着两大类别——素饰器与色饰器。蒋蓉,这位花器大师,不仅开创了色饰器的新风尚,更是以其独到的技艺和创新思维,在紫砂艺术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蒋蓉出生于一个世代传承制壶的家庭,她从11岁起便开始学习这门手艺。在父亲严格要求下,她接受了“空做”的训练,即不使用模具,而是凭借自己的双手来雕塑每一件作品。这段经历让她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到了20岁时,就能与父亲同台竞技。
蒋蓉在上海与宜兴之间不断旅行,以拓宽视野并磨炼技艺。她曾复刻陈鸣远的著名作品“束柴三友壶”,展现出了她的高超技艺。此外,她还参与制作国礼“九件象真果品”,并有幸将这些作品带给周恩来总理。
然而,在1956年,蒋蓉的一件名为“荷花壶”的作品引发了一场争议。当时许多人认为这种装饰方式违背了传统规范,但朱可心先生则鼓励她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最终,“荷花壶”获得了全国陶瓷工艺会议上的殊荣。
此后,蒋蓉继续发扬她的色饰器,并创造了一系列著名的紫砂工艺品,如“牡丹壶”、“莲藕酒具”等。她的一生未婚,只是选择嫁给自己钟爱的手werk——紫砂。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工作和无数次尝试,蒋蓉共计创作了一百多件(套)作品,为紫砂艺术增添了新的篇章,并自成一家成为当代紫砂花货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