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伊斯坦布尔举办了比锡达斯国际石雕创作营而就在同一时刻世界文化遗产长城静默地守护着中国的古韵

2009年,伊斯坦布尔举办了比锡达斯国际石雕创作营,这一盛事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齐聚一堂。该活动由中国雕塑学会主办,具体信息如下:作者高蒙,添加时间2009/5/21,来源中国雕塑学会。这一年,也是马尔马拉普尔克内索斯国际石雕创作营的年份,该活动由弥玛希楠大学美术学院组织,并致力于增进国际级雕塑艺术家的合作与交流。

马尔马拉海作为连接欧亚的大水道,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而位于其上的马尔马拉岛因其丰富的大理石资源而闻名遐迩。大理石在岛上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在罗马帝国时期达到鼎盛,并在奥斯曼时期得以延续。这些大理石不仅用来建造建筑,还被用于雕刻,使得小亚细亚从爱奥尼到拜占庭,再到奥斯曼,都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遗迹。今天,大量开采出来的大理石被运往世界各地。

弥玛希楠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于1883年,以蓝色清真寺之父——米迦勒·萨基兹·密哈伊(Mimar Sinan)的名字命名,是西亚和南欧的一所深具历史意义、声誉卓著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在推动全球文化交流方面,该学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每年,它们的雕塑系都会在马尔馬拉島、伊斯坦堡以及阿蘭雅三個地方舉辦三次國際創作營,這些營地為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提供了一個互相學習與交流思想的地方。

此外,比錫達士區域位於歐洲部分,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商業與文化歷史遺跡區域。在土耳其語中,“比錶達士”意指漂浮於水面的巨岩,与美院所在地卡巴达斯毗邻,只隔着博 斯普鲁斯特海峽,就能欣赏到亚洲风光。这座城市充满了东方与西方交融的情趣,为参加这个创作营的人们提供了一处独特而富有灵感的地标。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