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的雕刻艺术:顾景舟真品展览
在紫砂陶的世界里,雕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雕刻,如漆雕、木雕或碑文铭刻。紫砂陶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是在一个凹凸不平、多角线条复杂造型上的作品上进行刻画。在这过程中,书画和雕刻是最后两个步骤,它们与国画相似,有书有画,还有款识印章。尽管布局略有不同,但需要根据各种造型分别施艺,使得画面清晰而层次分明。
通常先在陶坯上书写,然后依照字迹进行雕刻。要使文字圆润光滑,要让图形生动活泼,以结构相称为准,刀法分明。而这些技法可归纳为“划”、“竖”、“撇”、“踢”、“捺”五个基本字。每个字都有一定的刀法处理方式,比如“划”的刀先下后上,“竖”的刀则先左后右。
紫砂陶装饰艺术的技法可以分为印刻(双刀正入)和空刻(单刀侧入)。除了涩刀、迟刀、留刀、轻刀、切刀和舞刀等其他金石用方法之外,这两种主要技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印刻中,由一般工人完成,而空刻则需要经验丰富的艺人或熟悉此道的书画家亲自操作,他们会在确定大体轮廓后,用斜刃代笔,仅精细作品需注意行刃浮沈利钝深浅宽窄及气脉连贯以显示韵致。
至于陶坯上的款识,则有四种不同的技术:干坯勾勒、小泥勾勒、大泥勾勒以及描边剔泥。这四种手法能产生独特装饰效果,将中国各类艺术融合一体,使其具有民族特色。
紫砂壶题材广泛且形式多样,从山水到人物,再到花鸟博古等都可作为素材。此外,还讲究各体书法,如正隶篆钟鼎石鼓等,每一种形态都表现出严谨构图参差有致,与传统工艺结合成高雅风貌。
然而,不应仅将书法绘画金石图腾搬移再现,即使最成功转移也只能算是工艺装饰;即便是名家的墨迹,只不过壶上留下了某人的痗迹而已,没有成为真正成功作品。如果想要达到更高水平,就必须考虑每一件作品所处舞台及其深度与空间要求,并通过意境追求来表达价值。
徐秀棠大师曾说过:“我在饰壶时要随壶撰写切茗切壶切情铭文,以及寻求逸趣横生的款识,同时还得考虑入壶入铭入格安排。”这样的理解不仅展示了独立存在性,更透过意境追求反映了陶塑艺术存在价值。而“字依壶传,壶随字贵”,道尽了其高度价值。但许多人误解这一点,把任何由名家一笔一划就能提高价格的事实曲解成了对内涵关联无知造成误解阻碍发展进步。
总结来说,陶塑不但注重形式内容及手段技巧,最核心的是作者文学素养书写功力以及整体表现的人格气质,因为表现形质只是工具,而神才是本质,也是评估水平标准之一。一把茗茶配上适当装饰,便是一件好作品,当沏香茗品味赏视时,便能感受到铭文意境理解文人对茶道钟情对沙器珍爱及塑术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