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遇到了一件小事,一个朋友不小心打碎了他的紫砂壶,结果发现壶体的颜色内外不一致。这个朋友非常担心,他担心自己可能买到了化工制成的壶,而不是真正的手工制作的紫砂壶。
这让我深入了解了紫砂壶的烧制过程。这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到严格控制温度和遵循特定的温度曲线。紫砂艺人会根据原料颗粒粗细程度来设定烧制温度上下限,并且必须在这个范围内进行烧制。
在烧制过程中,由于表面和内部受热软化程度不同,就可能出现受热不均匀的情况,这导致了色泽上的差异,即便是经过严格控制,也难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这让我想起了许智萍关于紫砂壶烧造过程中的几个阶段:熟、结晶、高度结晶和近瓷化效应。在这些阶段中,产品会经历不同的变化,从初期的一致性到最终呈现出明显区别。
顾勤也指出,在使用过程中,因窑温烧制差异带来的影响会日益显现,使得泥料色泽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吐黑”部位不同,以及所泡茶叶、养壶习惯等因素都会影响“吐黑”的程度,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肉眼看出明显的深浅变化。
综上所述,紫砂壶颜色的不一致并不能证明它就是化工制作的,不应该轻易判断一个手工艺品是否真实。如果我们能够理智地对待玩壶、赏壶和养 壶,那么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更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