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版画艺术展:探索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学院传统
1962年六一儿童节,我和妹妹绿霞、弟弟卫明曾与黑蛮、黑妮兄妹和李庚在北京儿童影院舞台上为小朋友们进行绘画表演,至今记忆犹新。那时与我同岁的黑蛮和黑妮兄妹受黄永玉先生的影响,画风大胆色彩绚丽,稚气天成,我很羡慕他们有一个大画家父亲。1991年我到香港举办个人画展,黄老不仅为我题字,饭后还特意带我去了美术用品商店挑选进口颜色及写生画架并亲自买单。事隔多年,每每想起仍令我深受感动。
去年11月,102岁的父亲病重。期间收到陈履生兄转给我的一篇黄老发表于2019年10月份上海《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栏目,名为《爸爸们的沧桑》的文章。其中黄老写到了我的父亲对我们兄妹三人的教导和培养,写得亲切感人,从文章可以看出黄老几十年来一直关注我的成长,并对父亲教育子女们的含辛茹苦给予肯定和赞许。我读后激动地念给弥留之际的父亲听,一周后他就仙逝了。父亲一生辛苦栽培我们能得到黄老这样的肯定,无疑是他最大的安慰和满足。
11月底,在黄老万荷堂的画室,我见到黑妮为父亲整理出来的一批版画,她说 黄永玉把自己几十年来所创作的木刻原版还大都保留着,大约有三百多块。她近期正在把一些版画印出来。我非常惊讶,他几十年的作品竟然保存如此完好,可见他对自身艺术品质重视程度。在他的手中,即使是复杂繁琐的事物也显得轻松自然,这正如他送给我“举重若轻”的题字一样。他在艺术创作中总是追求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被技巧限制。
作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独有的风格融合了西方版畫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其作品既保持了民族特色,又不失国际水准。这次北京油管美术馆将展示他的首个专题展览——“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这将是一个难得机会,让人们全面了解这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贡献。此外,由于疫情原因,该展览延期举行,我们期待着能够尽快欣赏这些杰出的作品,并从中汲取灵感。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如同其他领域一样,对于中国现代美术界来说,对待古典文化而言,更应珍惜那些被忽略或未被充分研究的人才,如 黄永玉等,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在他们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代人的智慧,也见证了时代变迁。而通过这种形式化的大型学术活动,其对于未来研究者乃至一般观众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好的启示,同时也是向这个世界展示我们的文艺脉络的一种方式。
因此,让我们一起期待那场特别的心灵盛宴——“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让这位96岁高龄依旧精神抖擞、心怀激情继续创作的人士,再次证明自己作为国家文化遗产宝库里无可争议的一员,为世人带去更多精彩纷呈、触动人心的情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