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日的清凉,我们都渴望拿起相机,走出户外去捕捉秋天的美丽。如果盲目拍摄,不论季节,都会采用同样的技巧,难以创作出令人瞩目的作品,只有针对秋季的独特之处,才能拍摄出更为精彩的照片。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在秋季进行摄影的一些体会。
首先想到的是秋天,那绚烂多彩的树林和丰富多彩的色彩,无疑是我们最喜欢拍照的地方。要想在照片中准确地展现金黄色的梧桐树或是深红色的枫叶,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光线。在拍摄时,最好采用逆光技术,让明亮阳光从树林背后射来,这样可以让树叶透明起来,从而突显颜色上的艳丽。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曝光的问题。尽管现代数码相机大多采用矩阵平均测光和点测光,但在逆光的情况下,它们并不总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如果有手动档,可以先使用点测光对准那些看似透明状的树叶,然后根据这个基础上增加一档光圈或者放慢一档快门,以防止因为DC相机宽容度有限,在背后的部分丢失细节。如果想要顺着阳光方向拍照,那么最佳时刻是在下午四点之后,当太阳开始落山,此时日出的暖色调与秋天树叶搭配,将使得照片中的色彩更加鲜明且突出。此外,在拍摄广阔景致如湖泊等时,最好使用广角镜头,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现远处景物的大气感。
如果是在山水交融的地方,那么这里的小溪旁边即便是平凡的一片风景,也能映入水面形成美丽画面。在倒影中呈现清晰图像,要确保背景是背向我们这侧,即用反射率较高、亮度较低的情形作为背景,同时用较暗的情形作为主体,使得两者形成强烈对比,从而让水中的倒影变得清晰可见。而若希望更多元素映入水中,只需降低视角即可。曝 光设置与逆向取材相同,可充分利用数码相机即拍即发功能,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曝 光量不同状态下的水域能够展现不同的意境;如果在前期准备阶段加入落叶、花朵等元素到水里,我们就能营造“飘飘兮白云飞,落落兮雁南归”的悲凉氛围;如果希望让画面更加宁静温馨,不妨在采集之前投掷石块于水中,让波纹涟漪出现,使得倒影变得生动活泼。
值得注意的是,当近处水域由于浅或清澈而存在远近不同时亮度差异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焦点来调整曝 光量,如果集中关注远方,则以那里的亮度作为标准,不必担心近处过暗;反之,要以近处为基准,即使远方过暗也无所谓。这除了自然之物,还包括了我们不能忽略的心情和感受,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所以不要忘记带上自己的情感去参与这场捕捉自然之美的事业。
最后,如果你决定把蓝天白云纳入你的画卷,那么这是一个理想的时候,因为这些都是用偏振镜展示最好的时间,用它来避开太阳(镜头与太阳直线成90度),这样可以得到更加纯净的地球表面。当你做这些尝试,你将发现如何通过改变太阳角度及强弱,以及改变云层高度及密度,可以实现各种效果:早晨阴沉灰淡,如紫罗兰粉末,而午后则转变为淡青或白色。这时候,你可以通过增加2-3次曝 光量来减少其影响,或许增添1-2次曝光量加强其显示力,使整幅图象既深邃又坚实。你说我讲了很多,但其实,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眼神去观察,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并非仅仅依靠技术规则,而是一种内心深切的情感反应和审美趣味探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