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艺术多动症患者

小时候,我知道达·芬奇,因为他是个画家,不是还画蛋吗?不是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吗?

后来,我对他的认识升级了一次:原来他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画家”两个字完全无法涵盖他所有的成就,他同时是发明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留下的有关各种课题的手稿居然有几千页,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罕见的通才。但是,我读了艾萨克森的《达·芬奇传》,对他的认知又得到了升级:原来他还是个很可怜的病人。

这话怎么说?读了这本传记你就会发现,达·芬奇一辈子都在受一件事情的困扰,那就是他认为自己是个一事无成的人。

在好几本笔记里,达·芬奇一遍又一遍地质问自己:“告诉我,我究竟做成过什么。告诉我,我是否做成过一件事……告诉我,我究竟有什么成果。”一个人居然能把自己怀疑成这个样子。比如说,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一位画家,但是今天能够确认是他的作品的绘画,只有15幅。这可不是因为他的其他作品没有保存好、或者是被毁坏了,而是因为他就没有画完过多少幅画。


达·芬奇

在达·芬奇身上,你可以看到两面。

往好了说,他是“史上好奇心最旺盛的人”。在达·芬奇留存的几千页笔记里,你会发现,他研究的东西和涉猎的领域五花八门:他想知道人为什么会打哈欠?眼睛如何处理光线,对绘画透视有什么意义?他想知道牛犊的胎盘、鳄鱼的颌骨、啄木鸟的舌头、脸部的肌肉、月亮的光线……周边所有的现象,他都想知道为啥。

在画《蒙娜丽莎》时,达·芬奇执著于想知道人的心脏瓣膜的工作机制,简直不知道这个思路是怎么过去的;在画另一幅画《岩间圣母》时,他不专心画画,而是画着画着,就想要弄清楚化石为什么会出现在山顶。这两件事完全不挨着,这个脑洞够大。

另一方面,往坏了说,他就是身边常见的不靠谱、拖延症、注意力缺失症患者。

最典型的一件事,是在达·芬奇30岁的时候,他觉得很困惑,要寻找新的人生方向。于是他给米兰的大公写了一封求职信,信中历数自己的各种才能。他用了10段文字介绍自己的工程师专长,包括设计桥梁、水道、大炮、装甲车以及公共设施。到了第11段的结尾处,他才提到自己也是一个艺术家,“在绘画领域,我也无所不能”。这当然很牛。米兰大公说你既然是个艺术家,那干脆为我的父亲做一个雕塑。达·芬奇答应了。很快他就对如何雕塑大公父亲失去了兴趣,而是把重点放在如何去雕刻大公父亲骑的马身上。然后研究着马,他认为自己应该在雕刻这匹马之前,先研究一下马这个物种,包括解剖一匹马。接下来,他迷上了对马身体架构的研究,决定要写一本书来讨论这个问题。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在研究马的过程中,他迷上了如何养马,然后,他又沉迷于为马设计自动喂食机器和自动清理马粪的机器……到最后,这座雕塑根本就没有创作。

国外有科学家分析说,达·芬奇就是得了一种病,叫做“注意力缺失症”(ADHD),也叫多动症。

什么意思呢?有这种病的人,很难维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容易分神,喜欢新鲜刺激的东西,旁边一有风吹草动他的注意力就会被带跑。现代医学发现,“多动症”患者的大脑跟普通人不一样。而且,这种病的发生率还比较高,据说在中国的发病率是5%左右,每20个人里就有一个。而且,这些年被诊断出患有多动症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孩子。

解决的办法,就是吃药,改变大脑的运作。当然,达·芬奇当年没有这种药吃。艾萨克森说:“如果达·芬奇是一个21世纪的在校学生,可能已经在接受药物治疗来缓解情绪波动和注意缺失障碍了。”换句话说,在文艺复兴时代,达·芬奇可能还是一个天才式的人物;那么,在今天,就是病人,是不靠谱、无法协作的人。现代世界没有达·芬奇这样的人的位置。

听到这儿,不知道你是什么感受?是庆幸达·芬奇没有活在今天,还是悲叹今天的文明葬送了很多“达·芬奇”一样的天才?

达·芬奇的笔记里记载了一张15世纪90年代他的日程表,说白了就是这一天他想要学习东西的清单:

1. 测绘米兰城和郊区,为绘制米兰城地图做准备;

2. 请算术老师告诉我,如何由三角形求得同等面积的正方形;

3. 请炮兵军士吉安尼诺讲解,一种叫费拉拉的墙壁的构造;

4. 询问本尼德托·波蒂纳里,他们在冰上行走是怎么回事;

5. 找一位水力学老师告诉我,如何用伦巴第人的方式修理船闸、运河和磨坊;

6. 找法国人乔瓦尼,他答应过给我讲解太阳的测量方式。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达·芬奇过的就是这种日子,就是杂乱地在学习和求解。

他清单最奇怪的一项,是“每周六去公共浴室,你能在那里看到”。别误解他是个狂,也许他只是为了作画而观察。当然,这么说也不准确。因为达·芬奇大量的兴趣没有那么多明确的目的,比如刚才那个日程表中最后一项是这样的:给猪肺充气,观察猪肺充气增大到底是长和宽都增大,还是只有宽度增大。这是为了什么目的呢?不知道,可能啥目的也没有,纯粹就是兴趣。

正是因为这种随机性的兴趣,达·芬奇的脑子里都是杂货,是只专注于一个思路里的人完全不可能有的思想资源。

哲学家叔本华有一句话:“能者达人所不达,智者达人所未见。”就是说,一个能人,他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但是智者呢,那就更厉害了,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就是正常思路之外、规律之外的事。这些规律之外的事,你看起来或许混乱,但也许是其他方向的秩序,只不过你没有理解其中的秩序,便觉得是混乱而已。

所以,我读艾萨克森的《达·芬奇传》的另一个感慨便是,自己要做靠谱、专注的人,但是千万别拒绝和鄙视身边那些不靠谱的随机的人和事。因为每当我们在一个方向上走到尽头的时候,他们才是拯救我们命运的力量。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