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侯薇薇的个展“风池”目前正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出,展期自2023年8月19日至9月20日。本次采访从艺术家的学术背景、艺术理念和创作过程以及对当代社会的思考等多角度和维度,呈现侯薇薇对水墨艺术的探索与追求,探索她艺术创作背后的魅力。
“积累”与“松弛”
侯薇薇=侯
葛思颖=葛
葛:您一直专注于中国画领域,同时是花鸟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导师,是什么样的契机和理念让您选择以相对传统的媒介创作,并不断深入探索?
侯:我觉得“传统”是挺宽泛的概念。对于古代的、经典的东西,我一直都抱着积极的态度。经典具有永久的价值 。但反过来,传统或者经典它只有映照到个人的时候才能被唤醒,从个人意义来讲,传统是选择性的,它有独属于个体的脉络和特征。经典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典范和引导性的启发,当你喜欢它,就很自然而然会跟它接触,然后也就很自然而然地一直追随下去。所以我一般都不会刻意区分传统的或者是其他时期,只要是能感染我的,无论它是产生于哪个时代,都有价值。
葛:您从小的生活环境和某些人生经历是否对您扎根于水墨领域有影响?
侯:生活的环境和经历的确给我很多积淀。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依山抱水的自然环境里,成长经验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加上我父母都是医生,他们更喜欢亲近自然。我的印象中,医院建在半山,前面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花草树木,后面的一座大山隐隐约约看到的草坪,当然也有一些动物,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总会觉得非常放松、非常愉快。夏天可能摘满一篮子野草莓,等着父母回来了一起吃。这样一个环境,现在回想起来就好像做梦一样。后来伴随着他们工作的变迁,我们也不断地换地方,依旧还是很想念那个时候的感觉和状态。大自然对整个人的身体包括内心都有很好的滋养作用。我生长在古城里面,每天见的可能都是一些古迹、人文历史的东西,这也是自然的一种启发。所以这些方面和水墨画追求朴素和自然的理念是相契合的。
葛:您谈到画家的生活方式,通过绘画传递的状态和语言,您在创作过程中有自身的某些独特创作习惯吗?
侯:学画开始,我可能是会有一点点的去借用古代画家的一些方法。比如说范宽,他主要是用积墨的方法,这个方法对于我来说,很适合去表达一块石头坚硬的、朴素的特点。如果你说我有什么独特的话,我在画画过程当中,喜欢安静,喜欢对着白色的墙壁自由想象。我是把我的很多想象,我自己的状态用过去的这些表达方式呈现,这些绘画方法已经足够我去传达我想说的东西。
《风池》展览现场
《风池》展览现场
葛:欣赏您的原作时,很享受,照片无法呈现出您作品的细节和让人感动的灵性。您考虑过突破传播的局限性,尝试一些新的科技手段吗?例如AI技术等。
侯:会有这方面的思考,但还没有考虑成熟。我总觉得喜欢一个东西,它自然而然会慢慢地转化,一点一点地改变。就好像我们去挖一个东西,去刨开一个东西,一层一层地,摸索不同的方法,也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所有的东西它应该是自然发生的。我的性格不是那种很激烈地,不会去冲去撞,我会选择慢慢地去抽丝剥茧,会觉得很有趣、很愉快,特别是这个过程我把它一步一步的记录下来。总之选择一个平凡的方式。
葛:2016年是您的一个高峰创作期,有“奇迹”系列、“在水一方”系列、“行旅”系列等,同时期的这些系列作品之间是否有内在关联?
侯:这种联系一直存在着,一开始画得比较细致,用线条这种最简单的表现方法。因为我一直在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让我更关注日常化的绘画,我的绘画在纸面上展现的一定是跟我的日常、生验结合在一起的,它会伴随我成长。而且我也会改变,变得越来越好的感觉。
在水一方之一,纸本水墨,62.5x69.5cm,2016
葛:您2019年的“在四季中等待”系列与“奇迹”系列从大的形象和笔法上有相似之处,这两个系列创作时隔2年,它们是否延续着您的思考和探索?
侯:对。就像之前提到积墨。在2016年的时候,我是单纯的想试一下泼墨,所以就画了一些单纯的表现泼墨的作品,没有很完整的形象,基本上是简单钱条、单纯泼墨的叠加,后面才慢慢的出现一些形象。我习惯于用解析的方式,不会从复杂开始。先取一个小部分开始做,做完了之后我再慢慢延展去做另外一块,最后把它们拼在一起,是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或许要花一两年或者更久,但这就是我要做的,一步一步就好像在建自己的一个房子,这个房子跟其他人无关,是一个非常愉悦的过程。不受任何干扰、没有什么压力,在笔法上更精进。这种自我的修补是别人无法取代的,其他人也不会在意你缺什么,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状态然后去完成。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绢本水墨,86×112cm,2016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之九,绢本水墨,100.5×186cm,2019
葛:我很喜欢您的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系列。本科时,我曾做过一个设计系列“我所知道的所有地方”,所以第一眼看到您的作品,有些激动,感觉和您有灵感上的共鸣。想听一下您本人对这个系列的解读?
侯:写这句话的时候,可能是源自我的想象。很多时候我坐在那里,自然的会想,我们头顶会有很多的虫子,然后我们背后可能会有猫,我们周边会有很多生物存在,与我们在同一个时空,遍布于各个角落。我曾在杭州住了一年,那个房子里一直有蜘蛛,不是在门后面就是在这里或那里,但我也无所谓,我不会去把它清理掉。然后我就写了一首诗《我和蜘蛛相处的300天》,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觉得很有趣。每天下课我都会看看蜘蛛在不在,然后再开始做饭或是看书,这么一个很简单的过程,所以我就想:在每个角落里,都有我们不知道的自足而完满的生命状态。除了人以外,其他生物其实是更庞大的一个群体,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呼吸。思考我们人类本身时,其实已经在做概念的简化与抽象,但是其实每一个人都很难得,都有完整而充盈的经历或独特的悲喜,我觉得每个人都很了不起。所有的生物、生命,不仅仅是人类,每一个角落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值得去爱护。想象无数的生命在这一刻因呼吸而姿态起伏,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是有多丰富且让人眷恋。我是想传递这样的内容。
《风池》展览现场
《风池》展览现场
葛:从这一系列的整个画面上看,每幅作品的画面中基本都有一些“树木”“萤火虫”“飞鸟”“奇石”等,是否可以理解为这些是您将想象中的东西向现实世界的一种投射?
侯:我之前画过一幅画,画的是黑蛾子。我记得我搬那张画的时候,有一群老太太看到了,那群老太太跟我说:这种黑蛾子3月下旬成群的出现是不吉利的,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但我只是觉得还挺好看的,就把它画下来了,也没有什么不吉利的事情发生。意义的解读是基于文化习惯的,对于艺术而言,这就提供了一个可以解释的空间。假设将“树木”、“萤火虫”、“飞鸟”、“奇石”这些理解为符号,那么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它们的所指并不是固定的,所以其实一些解读、一些投射,别人怎样解读这些意义,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对于我而言,它首先是想象性质的,也应该是显化为形象的,在我们生活里面它可能跟我们的生存,跟我们的一些艺术也没有关系,但是我都会觉得很有趣。
葛:您如何理解本次展览的主题“风池”?
侯:还是说到刚才说的“意义”。我们汉语的话之所以它有一个丰富性在里面,它有很多的含义,我们从各个语境下面,或者从各个角度下面都会出现不同的意义。就像你解读的“风池”,我就觉得特别好。因为“风”是流动,我再引申一下,它可能是跟我们的呼吸相联系。然后“池”的话,可能练习书法的人会想到王羲之的墨池,也有一种聚在一起的意思,或者说它跟勤学苦练有关系,会有这样的一个理解。另一方面,“风池”,在医学上是一个穴位,是让眼睛明亮的一个穴位。所以每个人有不同的解读,也很期待其他不同的解读。
葛:您也一直习练书法,您的作品中用了多种书法字体,如篆、隶、行、楷,这种字体形象和您的水墨作品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侯:写的比较多的是行楷。中学时期开始我就很喜欢练字,倒是没有想要成为书法家。只是觉得写字的过程很舒服很快乐。还记得第一次上书法课后,我写到凌晨三点半,自己也很吃惊,就觉得这个事情还是蛮有趣的、是很喜欢的、会坚持的,无论写得好不好。然后毛笔本身很柔软,需要去驾驭,感受纸的柔和、细腻,水和墨的调和,很亲和、很享受。在这个过程里面随便抄一篇文章,写点什么就已经很好了,也就不用再有什么宏大的志愿。
迎香,纸本水墨,113.5x113.5cm,2023
锦瑟之二,绢本水墨,60x35cm,2023
葛:此次个展也展出了不少2023年的最新作品,如“迎香”和“锦瑟”系列,您在画面中描绘了多种动物,您希望由此传递出什么?
侯:你可能也看到,我之前一直都在画比较工细的作品。到现在我觉得还不够松弛,这并不只是速度和表现方面。所以我就尝试更轻松的方式,也不太计较形的准确,着重表现感觉的状态。所以你在文章里把这个定义为水墨实验或者是系列实验,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我也不确定中间会出什么故障,或者说会偏向哪里。只是说开始了就尽量把它画完,然后把这个过程完成。结果可能会出其不意,但也可能达不到我的预期,但是就本身而言,已经有一些收获在里面。像这些小幅的动物作品,主要是因为跟学生们去西双版纳,看到这么丰富的自然生态,有这么多的动物、植物,受到自然的感召就想把它们画出来,记录下来。另外,动物本来就是我一直挺喜欢画的对象,爱护动物其实也就是爱护我们的自然,它是一体的。当然我不是说要发展一个环保话题,是一种生灵之间的呼应。
《风池》展览现场
《风池》展览现场
葛:您正在尝试以更松弛的状态去创作,去掉自身的一些固有经验,接下来您有哪些创作计划?
侯:具体怎么发展还得看我的学习、思考、阅读,或者我的旅行,各种的启发,可能会有一些小的变动,但是我觉得大方向应该就是这样。因为我做一些事情肯定是在自己积淀的基础上去做,我的积淀是这样子,我也不可能长成另外的样子,还是水墨的方向。在风格上更为轻松自在,拿掉自身的一些固有绘画经验,离开束缚而意外得到了画面形象的收获,或许有一种不服从的冲刺感。这样的画法才刚开始,应该可延伸的空间很多,包括由细笔到粗笔的水墨表达,尝试将自己的思考展现在画面里。我想水墨表现方式有一种疗愈功能,与文人画的传统有某种联系,但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它需要绽放出新的面貌。我也在作品里尝试融入萤火虫或者光晕,在奇异的幻想世界中塑造出温暖的感觉。
葛:您参加过很多展览,如去年在成都的女性主义主题展,之后的创作是否会往这个特定主题的表现形式倾斜?这也是您在以水墨为媒介的创作方面的思考、尝试与探索的一部分?
侯:女性画家的群体展览能够体现出女性画家的共性,包括艺术语言和审美理想等方面,表现语言与艺术家的性别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对我们来说,水墨语言可以轻松地表达各种感受,画这一类的作品,并没有考虑性别方面的问题,只是考虑表现的内容和方法。如果绘画可以带来一些滋养,或者说提供一些新鲜的感受,哪怕是片刻的宁静,我觉得都有价值。比如说一只蜜蜂经过一幅画,可能误以为那是一朵花,它也有片刻的享受。
艺术家介绍
侯薇薇
200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部分重要展览包括:“第五届亚洲艺术双年展”(福冈亚洲美术馆,日本福冈,2022),“成渝女性艺术家邀请展”(成都市美术馆,成都,2022),“首届当代水墨创作暨两岸百位名家学术联展”(艺术大学,新北,2021), “黄盒子开放展”(黄盒子美术馆,青岛,2021),“绵延--中德当代艺术邀请展”(陶努斯施泰因艺术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2019),“重庆首届工笔画展”(102号艺术基地,重庆,2018),“2017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美术展(优秀奖)”(昆明市博物馆,昆明,2017),“方向·未来-中国当代艺术展”(罗瓦尼米北极中心博物馆,芬兰,2016),“中国工笔画省际联盟首届优秀作品提名展”(四川省博物馆,成都,2016),“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百家湖美术馆,南京,2016),“第六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优秀奖)”(重庆美术馆,重庆,2016),“南京国际美术展 ,铜奖”(国际博览中心,南京,2014),“狮城弄墨-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水墨选展”(新加坡画廊,新加坡,2014),“第五届全国美术院校美术大赛(特等奖)”(合肥,2014)
策展人介绍
葛思颖
喜玛拉雅美术馆策展人设计师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参与执行《超现实:AI达利+探梦达利》沉浸艺术大展、《加密上海》首届Web3.0数字艺术大展、《未来已来》首届喜玛拉雅国际儿童艺术大展、《看见我》陈悟个展、《艺游未境》数字艺术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