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0日,邓箭今个展“不羁的天空”于成都K空间开幕,展出 “身份”(1993-2006)、“对着月亮说胡话的人们”(2013-2019)、“做了一个有关你的梦”(2020-2023)三个系列的重要作品。
对自身与生存环境的关注,会自然地将日常经验融入到艺术的创作中,用夸张、调侃、戏谑、讽刺甚至是“扭曲”现实的方法作为揭露社会现实本质的途径,是90年代中国当代油画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特定历史阶段中,人性的复杂和混沌常因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而被外化。作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之一,邓箭今借助绘画,在跨越公共与私人的空间中,对盘根错节和难以梳理的人性网络,用独特的洞察力,进行了有力的解构。
邓箭今
做了一个有关你的梦
布面油画,120 × 100 cm,2021
1 公共与私人空间的相互渗透
邓箭今作品中的空间,常处于一个魔幻且暧昧的边界地带,暗示了艺术家对中国当代都市中新生的社会空间的直截了当的观察与批判。
社会空间中,不仅包含了公共空间,也涵盖了由商品和消费主义所组成的错综复杂的室内空间,而公众与私人的区别,其本身是并不真实的,因为之间的边界是模糊且具有渗透性的。在这个灰色的、晦涩的模糊地带中,人性的复杂和真实性自然而然地被托举而出。
在 “对着月亮说胡话的人们” 这一系列作品中,公共与私人空间的渗透性尤为显著,以至于产生了一种魔幻的错乱感。然而,虚构的并非是不真实的,相反,邓箭今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性。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自我意识与画面主体的种种妄想和癫狂在互相发生作用,在精神情状奔流向外的同时,也通过幻觉式的画面加强了对社会空间和人性真面目的确认。
邓箭今
垃圾大典
布面油画,140 × 180 cm,2014.06
扭曲、重叠的肉体常常充满整幅画面,他们互相挤压着生存的空间,也在昏昏扰扰、空空洞洞的世界中交织着的竞赛。人们困于这个小天地中而无法自拔,充满了被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冲击下所带有的精神破碎感。
一幅幅画面中,邓箭今通过一种视觉虚构,让叙事和空间具有了某种合理化的立场。但我们的生活经验又无法与这些支离破碎的如符号一般的和空间产生连贯的联想,这种基于真实性所演变而来的怪诞感,也正是邓箭今作品的一个迷人之处。
邓箭今
玛格丽特的夜晚
布面油画,50 × 50 cm,2014.06
2 身份的迷思
运用符号化的形象去调动公众情绪的共振,在邓箭今早期创作的**“身份”系列作品中是个突出的特点。与数字,形成了一组奇妙的密码关系,人物身份的迷思好像需要通过破解这个密码才能得知。这些被隐去,或者说无需知道名字和身份的女性形象,似乎在没有选择地被置于某种社会话语关系中。这一点与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lter)关于身份的辩证观点不谋而合,“‘我’是通过这类‘称呼’的积累和汇集而产生出来,它不能从这个链条的历史性中提取出自身,也不能举起自己去应对这个链条……这不是‘我’,而仅仅是其他人用‘我’塑造出来的东西而已。”
邓箭今
身份 NO.2
布面油彩,200 × 180 cm,1996.05
对身份问题的探讨贯穿于邓箭今各个时期的创作,在“对着月亮说胡话的人们”系列中,人物面部的雷同化,也是一种对身份和“我到底是谁”的思辨。身份的变化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一组镜像关系,所以邓箭今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将身份问题从“身份”系列作品的私密性理性推理中抽出并放置到更大的社会上下文中,让他们自由生长,凸显出在大的历史时期中,时代所赋予身份或迷茫、或混乱、或纠缠不清的本质。
邓箭今
上锁的歌剧院包厢
布面油画,140 × 180 cm,2015
3 人性的舞台
邓箭今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具有一种舞台剧式的表演性。这种表演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真实性和可阅读性。然而,这个舞台是一个战场,人性的各个角落均在其中角力和拉锯。
在邓箭今近年来的新系列 “做了一个有关你的梦” 中,他挪用了一些艺术明星的人生故事,有别于早期作品,这些人物身份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但也因为文学和文字上(比如人物传记、新闻)的暗示,而对身份和身体有了更为复杂的认知。
邓箭今
玩偶之家
布面油画,160 × 180 cm,2023
在面对这些闪闪发光的明星时,即便邓箭今进行了新的故事演绎,但依然选择了中立的凝视视角,就像他在对待女性形象一样,他并非是以男性的视角来看她们,正如他也不会用同样的视角看待男性一样。他鲜明的态度和立场,甚至是被认为“偏执的表现”也许只是一个表象的伪装,而他自始至终所追求的,都是在一个大的历史时期中,社会与人性的真实面目。
回到此次展览,在问及展览名“不羁的天空”指向什么时,邓箭今说“不羁之后便是海阔天空”。在他数十年来的创作中,我们常常能够在画面里看到人们在歇斯底里的狂潮退落之后,所留下的精神空洞与虚无。这之后,是海阔天空,还是无可奈何?历史的答案,唯有在时间中显现。
邓箭今
谎言
布面油画,160 × 160 cm,1993.10
Q:
展览名《不羁的天空》与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之间有着什么样的互文关系?
邓箭今:
《不羁的天空》是我在30年前创作的一件作品,其中涵概了对历史、时代、个人,以及艺术的态度等问题的思考。《不羁的天空》不仅是一张画的名字,也是对这个时代的概括和我在一段时间里的创作空间的整体呈现。不羁之后便是海阔天空。
邓箭今
不羁的天空 No.2
布面油画,200 × 180 cm,1995
Q:
您的作品比较关注大的历史环境变化对个体生活的影响,这一创作方向的确立从源头上讲,来源于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切身感受?
邓箭今:
我从80年始介入到对历史、环境、人、身体和身份的转换等问题的观察与表现。在历史的大环境下,人与时代、城市、生存空间的关系都处在变化中。从庞大的基础框架中找到一个出发点,亦可成为创作的源泉。
邓箭今
杂志
布面油画,40 × 30 cm,2013
Q:
广州这座城市,为您审视人性,并且将观察植入到画面上,提供了哪些不可替代的环境素材?
邓箭今:
作为经济发展较早、较快的沿海城市,广州对最前沿的时尚、时事和消费主义观念都是非常敏感的。这种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当代艺术对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审视。在这个地域里生活,触及到的是更加近距离、更快速、更鲜活的一些变化。
邓箭今
呼吸 No.1
布面油画,200 × 180 cm,1996.04
Q:
虽然描绘了很多具体的人物,但他们的形象,尤其是面部,其实看上去是高度相似的,更像是符号,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去身份化和去中心化的一种表达?
邓箭今:
我作品中的叙事方式不是现实主义的叙事方式。带着对“人”的审视,借助性别、身份的模糊性,将具体的指向性进行削弱。笼统给予一个概念性的、模糊的界限,其作用在于对身份的游离性表达会更加合理。
邓箭今
解梦者
布面油画,35 × 28 cm,2013
Q:
对“身份”问题的探讨是个比较宽泛的问题。您更倾向于对“身份”问题的哪个角度的思考和呈现?
邓箭今:
无论是在当代艺术还是当代社会领域,身份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身份的转变、游离、改变,都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对我来说,我所探讨的是身份如何与社会产生互动,以及这种互动会对创作带来什么样的启发性。“身份”也会涉及到宗教、等领域,还会带来一些有关身体的具有暗喻性的问题。在我的作品中,“身份”是通过局部的探索来对大环境进行审视的一个切入点。
邓箭今
身份 NO.3
布面油彩,200 × 180 cm,1996.06
Q:
把生活与人性的观察和思考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您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邓箭今:
是指向性。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物,如果只是从一个常规的概念里描述一个人的存在,可能会略显宽泛;如果想要把人性、思想,包括身体之下所藏掖的诸多问题呈现出来,构成完整的人性,是非常困难的。
我将人性作为一个研究的母体,关注的是人性背后晦涩的、灰色的、边缘的状态。我尝试从这个角度直面它。探讨人性还有很多值得去研究的命题,我认为这些命题很重要。
邓箭今
白夜
布面油画,120 × 100 cm,2023
Q:
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表现,可能也是最容易让人产生质疑和争议的部分,您对此怎么看?
邓箭今:
我觉得有这种观点是很正常,但也许我们不一定要从男性的角度看女性。女性形象是一个载体,会表达出有关边缘的一些问题。
Q:
作品在表现的狂欢背后,似乎有种虚无感在里面;虽然画面是有力量的,但却是带着时代的痛感的。对此您怎样看?
邓箭今:
我们每个人在诉说、表达、发泄的时候,都是在通过内心中的力量发出呐喊,所以很自然会带有一种虚脱感。
邓箭今
宝座
布面油画,30 × 40 cm,2020
Q:
近几年的名人系列所选择的人物,与您之前作品中对人性、等表达是有关联性的,但为什么会把那些符号化的人物转变为这些具体的人物?
邓箭今:
这是我近阶段在创作一个新系列。将那些光芒四射的艺术明星作为图像,就会涉及到身体和身份的挪用。在他们的人生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些故事通过被挪用,而发展为对身体、对他们的思想重新组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杜撰和演绎。
邓箭今
Warhol with His Muse
布面油画,90 × 60 cm,2021
Q:
接下来的创作中在思考方向、画面内容和绘画语言方面是否会有新的变化呢?
邓箭今:
在一条创作主线里,我一直在寻求一种处在问题边缘化的一些创作可能性,以此来表达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并探索其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