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造型分为光货素器、花货塑器、筋瓤纹器三大体系,形制分为方器、圆器、三角锥等多种形态,容量分大、中、小三种。其中较适中容量的紫砂茗壶,被人们称作紫砂“一手壶”。由于其大小适宜,灵便实用,细腻无比,造型多样,便于掌中把玩,因此深受品味茶艺爱好者的喜爱。
顾名思义,“一手壶”是一种能在一只手里轻松拿起并欣赏的茗壶。这种“一手壶”,主要区别于大和小两类茗壶,其容量位于300cc以上的大和200cc以下的小之间。一般而言,大于300cc称为“大壶”,小于200cc称为“小壶”,而200cc至300cc之间的则被誉为“神品”。
紫砂“一手壶”的材质因人而异,有使用紫泥、团泥、绿泥等各种泥料。此外,它们也涉及到光货素器、花货塑器和筋瓤纹器的所有造型体系,以及方器、圆器和三角锥等各式形制。
明末清初出土的一些茗 壶面世时,以《文旦》、《龙蛋》、《柿圆》、《圆珠》、《橄榄》等款式闻名,其中许多具有250-300毫升左右的容量。这类作品体现了简练与古雅,并且精致得体,如同珍宝一般。
清代以后,一些专门制作这类物件的人才开始出现,他们不仅善于制造此类物件,还擅长设计独特款式。在这些匠人的笔下,“一手壶”从传统走向现代化,不断创新以迎合时代需求,使得它既保持了传统风格,又融入了现代文化元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件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几种基本形式扩展到了现在丰富多样的造型,每一个都蕴含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而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对美感与功能性的需求,这些匠人不断追求创新,将古朴与现代相结合,让每个作品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