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去年1月15日,白雪石在个展现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大师白雪石,在4月2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6岁。当时,我了解到,白雪石孙子白山介绍说,即使年过九十,但他身体依然坚韧,“这次是一场肺炎导致他病情危重,毕竟年岁大了”。最终,由于疾病治疗无效,白雪石于4月22日13点50分在京辞世。遗体告别式将于4月26日上午10点30分在八宝山殡仪馆东厅举行。我还听到过白山的话:“我父亲对家人非常好,一生谦和、低调。”而且,他的长子 白启哲也是一位知名的山水画家,在继承了父亲“白派山水”创作风格的基础上,也有着自己的创新。陈克永院长称赞道:“我的老师是一位朴厚、不张扬的老艺术家,是没有官职但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陈克永还提到,白雪石曾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绘制巨幅国画数十幅,“他的画作雅俗共赏,他笔下的祖国河山透着清秀的美。”
我也听闻收藏家郭庆祥1993年与白雪石相识。在郭庆祥看来,“他笔下的青绿山水可以说是他心灵的真实写照,他在画作中融入了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真诚赞美。”不过近年来,由于假品泛滥,不少收藏者购买时需小心翼翼。我理解,那些代表性的作品,如《早春图》、《黄山松》、《漓江一曲千峰秀》,都是其绘画风格的一种展现,被人们称颂为“桂林之父”。
通过这些回忆,我感受到了那份对于艺术家的敬仰,对传统文化的大爱,以及那些精妙绝伦的手工艺品背后的故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