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红釉,牛血染纸笺,古色今香。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郎廷主持景德镇窑务时烧制出的一种难以忘怀的陶瓷作品——郎窑红。这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在1300摄氏度以上高温还原焰中烧成的釉色,以其鲜明的红褪和特殊的釉质特性而闻名遐迩。
郎窑红在烧制过程中对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数要求极高,数百窑亦难烧成一件,因此民谚有“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它的一大特点是釉层清澈明快、透亮见地,但局部却有雾气般的朦胧现象,使得整体视觉效果既精致又不失神秘。
此外,它们的口沿部位因釉汁向下垂流而显得薄弱,即所谓“脱口”。器底近足处囤积有一周不过足的垂釉,这使得器物具有独特的地道味道。而纹片细长如牛毛,有时紧贴胎体,不露分毫,使人侧目。在细看之下,可以发现纹片开在釉内,其内部气泡极其细小、疏朗,有些甚至拖有垂直丝条状长尾,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无尽探讨的话题。
总之,郎窑红是一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美学元素于一身的人文宝藏,是中国陶瓷史上最为珍贵的一个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