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8-03] 来源:人民瓷坛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明成化朝官窑瓷器的纪年款,以双圆圈线及双方框线为主,并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为多见。后世仿制的成化瓷器,亦大多书写六字款,但真成化款字体并不规整,其特征,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曾用六句歌诀予以概括——
“大字尖圆头非高”:“大”字第二笔有尖有圆,出头不高;
“成字撤硬直倒腰”:“成”字第五笔硬直;
“化字人匕平微头”:“化”字的“人”旁及“匕”字的上端基本相平;
“制字衣横少越刀”: “製”的衣部第二笔很少超越立刀处;
"明日窄平年应悟": “明”的左边'日'多是上窄下宽,“年”的呈肥胖型;
"成三点头肩腰": “成”的末笔点,有些在'头',也有在‘肩’‘腰’处。
这就是成化官窑器的款识特征,凡是规整的则是仿作。传世多见的"四个字符"均属伪造。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些由宪宗皇帝本人撰写,是他青年时期亲自书写过的一种创新风格。在工匠们模仿这些样本来制作官窑瓷器时,他们被视为对皇家的尊重和效忠。
故宫中的明代官窑作品依然展现了其独特之美,我们可以从中欣赏到那份历史与艺术交融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