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额中,中国占据领先地位,其市场规模达到了40%,几乎相当于美国和英国市场总和。中国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之一,其中北京的艺术品交易额在国内居首位,其次是香港、上海、杭州和济南。
7日,在北京举行的文物艺术品交易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北京市商务委主任卢彦引用法国著名拍卖网站发布的年度报告时透露了这一数字。他表示,2011年,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高达514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占全国文化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的89.3%。
卢彦介绍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逐渐形成了一批品牌化、规范化的拍卖企业。目前,该市共有12家具有3A级资质的拍卖企业,以及29家2A级和21家A级资质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如中国嘉德、保利、瀚海等。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表示,此期间地区文物艺术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以旧工艺品店铺、古玩城等方式构成了国内最大的展示交流体系,并形成了巨大的文化创意产业。此外,还有类似潘家园等大型交易市场约20家,每年的经营总计约为40亿元。
孔繁峙强调,这一行业不仅促进了文化活动服务业,也带动了金融旅游物流餐饮酒店等相关产业链条发展。据统计,2010年中国拍卖行业创造税收超过8亿元,每人创税金额达到26.67万元,比证券业银行业更高,为行业赢得了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