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博之际,国内传统艺术迎来新生机。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好事,似乎艺术正理性回归,对大师更珍惜,对农民更重视,对艺术细思索。且行且看,我们匆匆穿越的2010……
■艺术家的盛名展
作为艺术界的红人,大型个展从未缺席观众。2010年4月10日,上海美术馆举办了近10年的最大规模“陈逸飞油画作品展”,共57幅经典作品。5月25日,“沉思墨境——卢沉、周思聪纪念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为两位已故画家的首次大型合展,以全面呈现他们探索过程与风格转变。
■世博背景下的展览魅力
2010年,上海世博会至上,与此同时,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这次集体展示包括了多种门类700余件作品,为弘扬地域民族文化而努力。
■国家画院的贡献
国家画院身为国内主力军,一直参与多个大型活动,如上海世博、东盟博览等。此外,还有“写意国画邀请展”、“东方欲晓——东盟美术作品”,展示当代东方创作实力。
■农民绘一枝独秀
“农民绘”特产于60年代,是一种特殊画种。在浙江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下,“农民绘时代·时代描绘——全国农民绘画大会”,7月6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以50年来农村发展为主题。
■江苏省博物院新馆启用
经过3年的奋斗,江苏省博物院新馆终于完工,并举办三大特设展:“走向辉煌——征程江苏书法家”, “大师大家——金陵派江苏书法家”,以及“传世经典——南京博物院藏品”。
■探索油彩地域性问题
随着油彩发展,在国内探讨其地域性问题被提到桌面。“西北土气·吾土吾民全国油彩邀请赛”展示并弘扬西北人文地理特征,同时表达我国油彩应有的民族特色和历史代表性。
学者教育引领使命
学院力量一直是重要组成部分,如许江、吴冠中、林风眠等人的工作构成了学术脉络。“林风眠师生作品集”,以150件作品表达另一种‘国立之路’;中央美学院素描巡游,是建国以来最大的素描专题考察,让人感受到素描审美诠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