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紫砂艺术的世界时,人们往往被其独特的花器所吸引。这些精美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匠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还展现了他们巧妙运用材料和技艺的手法。然而,不知道多少人了解到,紫砂花器中的「素饰器」与「色饰器」之间存在着细微而重要的差别。
蒋蓉,大师级别的紫砂匠,她是色饰器领域开创者之一。在潜洛六庄村,有一户世代以制壶为业的蒋姓家族,而蒋蓉便是这一大家族中的一员。她从11岁起便开始学习这门手艺,其父要求极高,甚至要求她空做,即不能使用模具,这样的严格训练让她的技术迅速进步到与父亲同台竞技的地步。
蒋蓉的大师之路并不平坦,她曾经复刻陈鸣远名作「束柴三友壶」,这是紫砂工艺中的高难度作品之一。此外,在1955年,她承接了定制国礼「九件象真果品」,并将其带到了周恩来总理面前。这两项成就都充分展现了她的才华和技术水平。
然而,尽管如此,一次偶然间创造出的「荷花壶」却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当时,有些传统主义者认为这种设计太过创新,与传统素饰器相去甚远。但朱可心先生则不同,他鼓励蒋蓉继续追求自己的风格,最终,该作品在全国陶瓷工艺会议上获得了特种紫砂工艺品的称号。
此后,蒋蓉大师更是发扬光大于色饰器领域,并创造了一系列著名作品,如牡丹壶、莲藕酒具等。她的一生未婚,以致笑言自己嫁给了紫砂。这百余件(套)作品不仅体现出她对题材、泥质、装饰及表现手法无限創意與獨到的理解,也证明她成为当代紫砂花货第一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