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小时半的座谈会中,各位嘉宾进行了深入、有学术深度的、情感深厚的交流,肯定了此次回顾展的学术性与价值,并对展览做出了更长远的期待。本期以发言顺序推出座谈会纪要,以飨读者。会议时间2021年9月11日16:00~18:30,会议地点深圳画院贵宾厅。学术主持孙振华,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原深圳雕塑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夏和兴。
首先,孙振华先生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吴天保先生对中国陶瓷艺术界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个人对“陶院现象”的一些看法。第一,他强调吴天保先生对艺术认真执着的态度以及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值得我们珍惜和研究。他认为在他们手上,从无到有,他们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中国陶瓷雕塑教育体系,而且成果卓著。这一点体现在他们不仅培养了一代人,而且这些校友都是跟老先生直接学习和发展的一部分。
第二,他指出吴天保先生在学术上,在艺术上,最大的贡献集中在动物雕塑方面。他提到了如何把这样一种中国民间传统动物雕塑变成一个现代动物雕塑体系。在这个意义上,吴天保先生他们是通过周轻鼎老师这条线传承过来的,他们是奠基人,因为这种传统经验型做法在他们手里成为了一种现代知识体系。
第三,他分析了陶大为什么今天能够有一种后发优势,在中国美术界体现自己的文化担当,现在成为了耀眼明星。除了吴天保先生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同时,与陶大陶艺学科也有内在关联。第四,他强调了形式感、材料重要性及产业化作为重要因素,这些决定了今天陶大的发展。
第五,他提到关于差异化教学特点,即陶院所具有开放性的特质,以及许多优秀人才走出去后,在全国各地工作或产业第一线,也脱颖而出。此外,还有关于学校学风刻苦上进纯朴自然务实低调团结互助等方面进行阐述。
接下来,是傅中望教授发言。他表示自己作为当代著名雕塑家,对于吴天保回顾展感到非常高兴并且佩服。在他的看来,真正佩服的是Wu Tianbao作为一位艺术家、一位教育工作者,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的心理态度,并强调未来应始终立足于对材料研究才能不负前辈努力与贡献。
接着是化建国教授分享他的观察,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包括韩美林等一批当代艺术大家被邀请到禹县神垕驻地创作,那时候Wu Tianbao也参与其中,其作品对于当时民间工匠乃至河南钧瓷艺术发展带来了影响,这是一个值得继续关注并进一步深入补充调研的话题。
然后是邓箭今教授分享自己的见解。他认为Wu Tianbao为人谦卑,但待物却真切富有,对创新意识很重,这对他个人表达艺术主张产生重大影响。
紧接着是钟曦教授简要介绍Wu Tianbao作品之精妙,其中既小又能引起共鸣;既表面写实又充满抽象意味;虽专攻动物但亦创作非动物题材佳作;虽70-80年代作品超越时代成为经典。这不仅与其严谨求知治学有关,更基于思想深刻意识超前与观念遗憾至今才认识这样一位重要人物及美术教育家。
最后,由陈向兵教授总结,不仅赞赏其涵养及学问丰富,更特别是在复杂社会文化生态中保持独立精神守护文化价值个体创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刘颖悟院长则感慨通过此次展览了解到了曾经“陶院”深厚教育底蕴,并称Wu Tianbao将景德镇传统技艺应用于现代动物雕塑,为人类共同情感提供精神层面的探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