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伊斯坦布尔比锡达斯国际石雕创作营的盛名,源自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撰写者:高蒙 更新时间:2009/5/21 来源:中国雕塑学会 在那一年,马尔马拉普尔克内索斯国际石雕创作营如同一座桥梁,将艺术家的世界连接起来,让他们在合作与交流中汲取灵感。该活动由弥玛希楠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其目的是促进全球雕塑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马尔马拉海,不仅是欧亚两大陆间沟通的纽带,更以其丰富的大理石资源著称。从古希腊时代到罗马帝国,再到奥斯曼时期,大理石一直是这一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里,一些杰出的建筑和雕刻留下了小亚细亚各个文明辉煌灿烂的印记,而今天所采集的大理石,则被运往世界各地。
弥玛希楠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于1883年,以蓝色清真寺建造者的名字命名,是西亚及南欧最有声望、历史悠久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为了增进国际文化交流,美术学院每年都会在马尔马拉岛、伊斯坦布尔以及阿兰雅举办三次国际级别的石雕创作营,这为来自不同国家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宝贵学习与分享经验的地方。
比锡达斯,即伊斯坦布尔旧城区中的商业与文化中心之一,在土耳其语中意指“漂浮之石”。它毗邻卡巴达斯,与博斯普鲁斯特海峡隔水对望着亚洲。这片区域不仅拥有无尽的人文故事,也成为了艺术家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