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伊斯坦布尔举办了一次名为“比锡达斯国际石雕创作营”的盛事,这个活动由高蒙撰写,并于2009年5月21日添加。该活动的来源是中国雕塑学会。这一年,马尔马拉普尔克内索斯国际石雕创作营在土耳其弥玛希楠大学美术学院的主办下成功举行。该活动旨在增进国际上雕塑艺术家的合作与交流。
马尔马拉海连接了欧亚两个大陆,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由于这里产出了优质的大理石,大理石岛屿因而闻名遐迩。大理石的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罗马帝国时期达到鼎盛,而到了奥斯曼帝国时期,它依然不衰。在这片土地上建造和雕刻的大理石建筑和作品记录了小亚细亚从爱奥尼到拜占庭,再到奥斯曼文明的辉煌与灿烂,如今所开采的大理石被销往世界各地。
弥玛希楠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于1883年,以蓝色清真寺之父——弥玛希楠命名,是西亚和南欧一所以久远历史、声誉卓著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为了促进不同国家间文化交流,弥玛希楠美术学院每年的三届国际雕塑创作营分设在马尔马拉岛、伊斯坦布尔以及阿兰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宝贵平台。
至于比锡达斯,那是伊斯坦布尔欧洲区最古老的地方之一,也是繁华商业与文化遗迹聚集地之一。在土耳其语中,“比锡达斯”意为漂浮着的小块岩石,与位于附近卡巴达士村落不远处,隔着博 斯普鲁斯特海峡望向亚洲地区相邻。而且,比锡达丝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地标,不仅见证了城市发展,还成为了无数艺术家灵感泉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