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曼生壶7种底款千万别再闹笑话史上最全的紫砂壶图谱反复琢磨每一抹细节确保你的收藏不再是笑柄

紫砂壶,数百年来,被誉为一种雅致而有文气的艺术品。它的文气不仅体现在壶身上的书画刻绘,更在其底款中展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陈曼生,他将书法、诗词与紫砂工艺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独特而成熟的艺术风格。他留下的7种底款,每一种都有着深远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阿曼陀室

源自“曼陀罗”一词,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于陈鸿寿题《程六尧文题女史徐兰韫诗草后,更索挽章,复作长歌贻之》中的诗句“曼陀罗花拾不得”。这个名字带有佛教色彩,“阿曼陀”源自梵语,是众神聚会的地方。这款是主人设立的一处雅集之所。

飞鸿延年

来源于秦始皇时期筑建的鸿台。在此台上,有一个名为延年的瓦当,上面刻着两个字:“延年”,并且还有伸颈张嘴欲衔乳钉的小飞鸿图案。这些乳钉代表了北斗九星,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飞鸿延年壶,其底款正是如此。

种榆仙馆

来自陈鸿寿自题《树萱图》诗注中的“从海昌舅氏斋中移植小庭,忽发一花,因倩高迈庵丈作图并系以诗。”这里提到的树即白榆树。这种四字显得清雅脱俗,如同出尘之意。

桑连理馆

起源于陈曼生发现厅事西侧有一株连理桑,大吉之兆,便将其斋名改为“桑连理馆”,与友人绘制主客图。此款常见于扁石壶或其他作品中,并伴随着极高的拍卖价格。

香蘅

这是一种相对较少见的款式,是陈宝善(曼生的儿子)的斋名之一。钱杜曾题《小曼香蘅吟馆》,这是对这一斋名最早记录。此款目前已被多件著名作品所采用,如百衲壶等,以其珍贵性和稀缺性获得了极高价值。

陈鸿寿印

这是一个非常罕见但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地位,它是四字阳文方章,为陳 Manor 常用的印记之一,与他在书画作品中的用途相同,这表明了他的篆刻技巧也很精湛。

定制款

最后,还有一些是根据订购人的要求直接铭刻在地面的定制版块,比如增祥镌刻玉乳壶,这显示出了他的深厚篆刻功底,让人感受到他对文字美学追求到极致。

通过这些不同底款,我们可以看到紫砂壶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文化历史价值。它们展示了作者对于文学、艺术以及生活哲学的一系列思考,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变得更加独特和珍贵。在欣赏这类艺术品时,不仅要注意外观,更应该关注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以更全面地理解其价值和意义。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