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亦称五色土,其颜色之丰富足以见得。然而,这种泥土在烧制过程中,呈现的主要颜色仅有米黄、红与紫三种,并对应着本山绿泥、朱泥和紫泥三大类。原矿中的金属氧化物是导致这些颜色的显现,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铁的氧化物。在不同的氧化铁含量下,本山绿泥、朱泥以及紫泥展现出各自独特的外观。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同一种紫砂泥,其最终呈现出的深浅程度也会因烧制温度和气氛的不同而变化。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上升,以及烧制环境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差异,不同金属元素逐渐显露其本性:铁二酸盐使其呈现红褐色,而亚铁则带来黑色的印记,最终成品所承载的情感,是这两股力量交织而成的一幅图景。在不同的铁含量下,我们可以看到:
当含量低于0.8%时,呈白色;
含量达到1.3%,则变为灰色;
2.7%左右,则略显淡光泽;
5.5%后,便可见到淡淡的红光;
达到8.5%,则更添几分鲜艳,
而10.5%以上,更是绽放出深沉欲滴之美;
最高点,即11.5%以上,则达至壮丽无比的地步。
每一个比例,都如同一段历史,一次艺术创造,每一次尝试都可能开启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