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宁静的陶艺工作室里,紫砂陶器的雕刻艺术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与其他类型的雕刻相比,这种技艺更为复杂,因为它是在凹凸不平、多角线条等造型上进行刻画。书法和绘画是紫砂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它们与国画相似,有书有画,还有款识印章,但布局略有不同,要根据各种造型分别施艺,要求清晰而层次分明。
一般来说,在陶坯上书写,然后依据字画进行雕刻。刀法要精确,不仅要让文字圆润光滑,而且要使图案生动活泼,有来龙去脉,结构相称,刀法分明。而在用刀时,可以归纳为“划、竖、撇、踢、捺”五个基本字,每个字都有一套特定的操作方法。
紫砂陶器上的装饰技巧可以分为印刻和空刻两种。印刻通常由一般工人完成,而空刻则需要经验丰富的艺术家或熟悉此类作品制作的人士亲自完成。在确定大体轮廓后,用斜刀切割法,以刀代笔,如同天马行空般自由奔放。这不仅要求技术高超,还需注意行走浮沈利钝深浅宽窄,以及刀势气脉连贯,以显示出迹外传神之美。
至于陶坯上的款识,则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干坯刻款(泥坯基本乾燥后)、写泥刻款(泥坯含水量较高)、湿泥刻款(泥坯近乎乾硬状态)和描边剔泥(先描出轮廓再去除部分)。这些手法能够产生特殊效果,使得每件作品都具有独特性。
陶塑艺术融合了中国传统书法、绘画、金石篆文等多种艺术形式,将它们以独有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其成为一种民族特色鲜明的高雅风貌。题材广泛,从山水人物到花鸟博古,都能作为入画素材。而在构图严谨中,又能体现出作品参差有致,为展示了这门艺术精髓提供了基础。
然而,并非所有装饰都是成功的,只是将某位名家的墨迹留在壶上不能算是一件成功作品。如果没有考虑到舞台不同应各有各深度与空间需求,那么即便笔墨技巧高超,也只是留下了一些墨迹而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宝贵收藏品。
徐秀棠大师曾说过:“我在饰壶时,要随壶撰写切茗切壶切情铭文和寻求逸趣横生的款识以外,还得考虑入壶入铭入格安排。”通过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一件好玉器不仅因为被名家一笔一划,更重要的是作者文学素养书画功力以及人格气质整体表现所带来的意境深远感染力,是手段,而非本质;因此,一把茗茶配上适宜的手抚书香装饰,便可形成完美之作,让人们品味其中的情趣当余甘留舌之时,对于这种生活态度感到赞赏。此乃尊重生命珍爱事物也正是如此的一份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