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之乐,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然而,您是否曾细想过,那精致的茶杯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工艺呢?景德镇制瓷,以其独特的72道工序,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象征。那么,这72道工序又具体包括哪些呢?
一、加工工序(8道)
选矿:寻找合适原料。
原料处理:风化、日晒雨淋等自然条件下的预处理。
配料:按照不同用途配比泥料与釉料。
装磨:将配好的泥或釉装入球磨机中进行细磨。
运行:根据要求调整时间,使泥浆或釉浆达到最佳状态。
放磨:完成后从球磨机中取出,不含杂质。
过筛入池:分为泥浆和釉浆两部分,并放置陈腐以待使用。
二、造型工序(2道)
设计图纸制作,以便指导下一步操作。
造型制作:圆器采用旋模子儿;人物类作品则是手工雕塑。
三、制模工序(9道)
打漆清理模型表面,为翻模做准备工作。
分线标记各个部分,以便于翻模时正确分开工作区域。
3-4 闸子儿与打油步骤相辅相成,将模型表面的不需要翻制部分封闭起来,然后在剩余未封闭部位刷上油层,便于翻模脱落。
四、成形工序(29道)
注浆成形12次:
清除模型内外杂质
合并模型
浓度测量
箩过去杂质
注入泥水混合物到模型内
等待硬化后取出坯体修整
拉坯成形8次:
脱水后的软硬适中的泥水称为练泥,再揉捏至适宜大小,用来拉坯制造毛坯,通过旋转形成器具形状
五、素烧与上釉过程共7次:
1-6 遵循窑炉升温降温规律进行气烧冷却,一般不会直接对应每一个步骤,但可以理解这就是整个烧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六,上釉及干燥过程共8次:
检验素胎 → 上水 → 浓度测量 → 捞去杂质 → 釉涂均匀 → 干燥 —> 刷涂 —> 清洗底部足迹以确保完美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