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文学生涯中,总是有一段特别的时光,那时候我追求的是一种全是肉的糙汉文。这种文风,不仅是在表面上看起来粗糙,没有那些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种直接、真诚的写作态度。
记得刚开始,我对这个理念感到好奇,甚至有些怀疑。为什么要去掉那些精致的句式,只留下最本质的话语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理解了它背后的哲学。在那个阶段,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花哨的手法来吸引读者,而是希望通过文字直接触及人心。
那种“全是肉”的写作方式,让每个字都显得格外珍贵,每句话都承载着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情境。就像一块块干净而纯粹的地面,无需铺设繁复的人工道路,就能让人走得通透而舒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情况都是如此完美。我也曾遇到过困难时期,当我试图用那样的方式表达,却发现自己的语言变得枯燥无味,或许因为缺乏足够多的情感纽带来连接读者的内心世界。而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便是在追求“全是肉”的路上,我们也不能忘记修饰和润色,因为它们有时候就是我们情感传递的一把钥匙。
现在回头看,那段经历已经成为我成长的一个里程碑。虽然我不再刻意追求那种完全没有修饰的手法,但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保持那份最初的心愿——将真实的情感展现出来——总是一个好的起点。不断尝试,不断磨砺,最终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这或许正是我所谓的“全是肉”的糙汉文。不过,在这条路上,有太多美好的东西等待探索,有太多故事想要讲述,而我的笔尖,将永远向前延伸,一点一点地铸造属于我们的文学世界。